山地合成营之大明重生
山地合成营之大明重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山地合成营之大明重生 > 第2章 救不救

第2章 救不救

加入书架
书名:
山地合成营之大明重生
作者:
渝都流民
本章字数:
5430
更新时间:
2024-12-18

“哦!原来现在是崇祯十六年十一月,不久之前,这里发生过一场大战,汝州之战。”

“小杨,你问问他,汝州之战是否波及鲁阳县?”

“鲁阳县是否发生疫情?”

“鲁阳县现有多少人口?是否缺粮?”

张隽豪一口气问了几个问题,很快陈可新的回答在显示屏上一 一呈现。

汝阳之战发生在九月,战事并未波及鲁阳县,鲁阳县暂未发生疫情。

但据说黄河北岸和北直隶疫情严重。

鲁阳县旱灾三年,庄稼枯死,收成不到丰年两成,再加上连年兵荒马乱。

死于饥饿、兵灾、逃荒者十有五六,现有人口不足两万。

现在生存下来的,都是官绅之家及其佃农。

“官绅之家会那么好心吗?居然会让佃农生存下来!”张隽豪隔空问了一句。

杨再兴以原话询问陈可新,陈可新的问答是:

中原连年天灾,又兵荒马乱,死的人实在太多了。

官绅之家若不给佃农一点救济粮,把命吊住。

要是佃农全饿死了,去哪里找人给自家种地?

喔靠!原来如此!官绅之家救济佃农,原来不是慈悲和人性的善良,而是经济利益驱动。

“小杨,问一下城里有多少人?”

显示屏显示陈可新估计县城里可能还剩下两千多人,大多数缺衣少粮。

张隽豪立即命令杨再兴,就地待命。

然后,张隽豪转过身,对其他四位常委说道:

“基地穿越降落地发生了偏转,落到了鲁山县,时间是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初五。”

“但这也是好事,南边的鲁山飞机坟场,有二千多架飞机算是咱们的意外收获。”

“需要抓紧时间,建立封闭管理区,以确保飞机安全。”

“但是鲁山及周边的灾情也不容忽视,咱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把衣物和粮食分发下去!”

“哈哈哈,有二千多架飞机,我看到了,有歼五歼六歼七歼八,还有运输机和轰炸机。”

“这不是发财了吗?”高杰大笑出声,这是很开心啊!

“运发同志,这事你来处理吧!”冷锋对龚运发说道。

“没问题,给我一个团,我马上建立封闭管理区!”

龚运发毫不犹豫,果断答应后,立即给陆航中队和地勤队,打电话安排工作。

冷锋点点头,立即给徐锐打电话。

让他立即派出一个团,跟龚副主任的陆航地勤一起,在南边飞机坟场建立封闭管理区。

王建军看着张隽豪点点头,立即致电刘春云。

让后勤组马上准备衣物粮食和燃料,按三万人的标准装车,然后待命。

王建军交代完了又走过来对高杰说道:

“高杰同志,请你马上通知交通组,立即出动推土机、挖机,清除路面积雪。”

“先到鲁阳县城,然后以鲁阳县城为中心,向周边乡镇拓展。”

“再连接汝州、叶县、郏县、宝丰,争取尽快打通道路,保障赈灾队伍交通畅通!”

“放心吧!政委,我马上安排!”高杰郑重接受命令。

接着,王建军又开始给自已老婆杨丽红医疗组组长打电话。

吩咐她派出医疗队,跟随赈灾队伍一起出发。

冷锋见其他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而张隽豪却夹着快要烧到手指的香烟,凝神沉思。

便走到张隽豪身边,拿掉他手里的烟蒂在烟灰缸里杵灭,看着他的眼睛,轻声问道:

“营长,在想什么?”

冷锋知道张隽豪有个习惯,除非大事,否则不会如此沉思出神。

张隽豪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

“冷锋,你一定听说过明末兵部尚书孙传庭吧?”

“嗯,听说过,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校最后一位能臣。”

“《明史》说:孙传庭死而明亡矣!怎么啦?”冷锋略一思考,回答道。

“他还有十多天就要死了,你说孙传庭此人,救不救?”

张隽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意味深长地问道。

孙传庭以善于用兵而著称,曾俘获陕西农民军兵力最强的高迎祥。

消灭兵力最多的拓养坤,还出关抗击过清兵。

他经略陕西时颇有成效,由于陕西财政崩溃,孙传庭通过清屯清军获得粮草、银钱。

同时整顿吏治,赈济灾民,发展商业,练兵筑险,使陕西军情民情为之一振。

孙传庭是大明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备的能臣,最关键的是,他还是个忠臣。

张隽豪简单地给冷锋介绍了一遍孙传庭的简历。

并说若得此人相助,咱们的工作就好干多了。

不过他现在正在潼关,跟李自成打仗,离死期还剩下不到半个月了。

“救!必须救,营长!”冷锋毫不犹豫,直接大声喊了出来。

“好!稍等一会儿,等他们到齐了,大家合计一下,看看怎么救才好!”

有了冷锋的支持,张隽豪的心情顿时轻快了不少。

一个小时后,王建军、龚运发、高杰联袂返回,赈灾车队已经进城了。

杨再兴的特战队队员们正带着赈灾人员挨家挨户敲门,送衣送粮,送燃料(烽火炉和蜂窝煤)。

基地在穿越前,已经备足了赈济灾民的衣服和被褥以及粮食。

(详见番茄小说网或塔读小说网《山地合成营之北宋》)

“政委、老龚、老高,你们回来的正好,营长刚才想到一件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冷锋见到他们回来,立即将孙传庭的事情说了出来。

“救!那肯定要救啦!孙传庭可是个忠臣。”

“有了他这个正面教材,能让洪承畴这个汉奸后悔而死,哈哈哈......”

高杰总是第一个发言。

王建军和龚运发对视一眼,确定张隽豪和冷锋肯定已经统一了意见。

王龚二人遂同时点头:“孙传庭必须救!”

“好!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咱们就合计合计,该怎么救?”

“营救方案要尽量不要扰乱崇祯煤山上吊的历史轨迹!”

张隽豪就营救孙传庭的方案,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为什么?”高杰不解地问道。

“如果没有崇祯的煤山上吊,那我们营救崇祯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还有若是没有崇祯的煤山上吊,怎么能让他看到大明文武百官的丑态。”

“又怎么会有刘宗敏在北京,拷掠出来的七千四百万两白银?”

冷锋代替张隽豪回答了这个问题。

高杰恍然大悟,竖起拇指:“还是营长考虑周到!”

“从这里到潼关直线距离约296公里,若使用运输飞艇,只需要两个小时。”

冷锋站起来,来到墙边,拉开墙上的帷幔,露出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

“听营长介绍,孙传庭据守潼关,中了李自成诱敌深入之计。”

“离开了潼关,深入汝州,在郏县被围,粮草断绝,遂突围。”

“但之后被李自成追杀四百余里,重回潼关,被李自成所部前后夹击,攻破潼关。”

“孙传庭腹背受敌,自知在劫难逃,于是率亲军将士杀入敌阵,奋勇抵抗,死于乱军之中,年仅50岁。”

“现在,孙传庭正在潼关,李自成部尚未攻破潼关,我们过去,正赶趟!”

冷锋转述完张隽豪的介绍,立即拿出了自已的营救方案:

我们有七天准备时间,先派察打一体无人机,清晨或傍晚飞临潼关,绘制清晰地图。

建议由唐德勇任总指挥,用三艘运输飞艇空运两个特战大队。

在潼关麟趾塬或风翼塬降落,多带迫击炮和炸药包以及军用强弩。

并利用夜晚放飞微型无人机,监控潼关秦军和李自成农民军,并确定孙传庭的生物信息(刷脸)。

在李自成部攻城前的一晚,摸进潼关,对孙传庭实施挟持。

同时埋设炸药包和定向反步兵地雷,然后退出潼关。

张隽豪待冷锋说完,补充道:

“历史上孙传庭战死后,其妻率三妾二女投井自杀,成就贞烈之名。”

“所以,不仅要救孙传庭,还要去西安救下他的家人。”

“哦,没事,只要孙传庭带路,飞艇多飞一个小时而已。”高杰大大咧咧地说道。

“好!我会把这事补充进营救方案的!”冷锋郑重点头,应承下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