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归来
晨晖洒落在蜿蜒的官道上,宛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绸缎。马蹄声哒哒作响,由远及近,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中飞舞。皇上率领着军队,身姿挺拔地骑在高头大马上,铠甲上残留的血迹和尘土交织,却丝毫掩不住他那得胜归来的意气风发。婉清则坐在后面的马车中,虽一路颠簸,面容略显疲惫,可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这场艰难的战争,他们终究是赢下来了。
大军渐近都城,还未到城门,那震天的欢呼声便己传入耳中。百姓们听闻胜利的消息,早早地就聚集在城门口,翘首以盼。男女老少们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神情,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彩旗,嘴里呼喊着对皇上和将士们的赞美之词。
“皇上万岁!大军威武!”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冲破云霄。
当皇上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欢呼声更是达到了高潮。皇上勒住缰绳,放缓了马速,面带微笑,向百姓们挥手示意。他深知,这场胜利对于国家、对于百姓意味着什么,此刻看到大家如此热情,心中满是感慨。
婉清从马车中探出头来,看着眼前这热闹而又振奋人心的场景,眼眶微微了。这一路的艰辛、战场上的生死瞬间,都在这欢呼声中仿佛变得值得了。她也跟着皇上的样子,向百姓们轻轻挥手,百姓们看到婉清,虽不知她具体身份,但瞧着她与皇上同归,也都友好地送上欢呼。
大军缓缓入城,穿过繁华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店铺都张灯结彩,像是在庆祝盛大的节日。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笑打闹着,想要凑近看看这些英雄般的将士们。
终于,队伍来到了宫廷前。皇上翻身下马,先是恭敬地朝着宫殿的方向行了一礼,感谢上天庇佑,让他们得胜归来。随后,他转身走到婉清的马车边,伸出手,温柔地将婉清扶了下来。
婉清身着一袭素色却不失优雅的长裙,发丝有些许凌乱,却更添了几分别样的韵味。她微微欠身,向皇上行了一礼,轻声说道:“皇上,我们终于回来了。”
皇上凝视着她的眼眸,满是深情,回应道:“是啊,多亏有你一路相伴,此次回宫,朕定要好好犒赏你。”
两人并肩走进宫廷,宫廷内的众人早己列队相迎。太监、宫女们纷纷跪地行礼,高呼万岁。可在这一片看似和谐的氛围中,却也有不少人暗自皱眉,眼神中流露出不满与不屑,那些老臣们便是如此。
待皇上和婉清稍作休整后,皇上便召集了朝中大臣,准备在朝堂之上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朝堂之上,气氛本是一片喜庆,大臣们纷纷夸赞皇上英明神武,带领大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可当皇上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此次出征,婉清姑娘一首陪伴在朕身边,她聪慧过人,在战场上更是不顾自身安危,救治了诸多将士,朕深受感动。朕决定,封婉清为朕的妃子,从此让她长伴朕侧。”
话语一落,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片刻后,便响起了窃窃私语之声。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臣站了出来,他手拄着拐杖,微微颤颤地行礼后,说道:“皇上,此举万万不可啊!那婉清姑娘出身低微,不过是寻常官员家的女儿,怎配得上皇上您的尊贵身份,成为这后宫妃子啊。这若是传了出去,恐怕会让天下人笑话,有损我朝皇室威严啊。”
他这话一出,不少老臣纷纷附和。
“是啊,皇上,祖宗规矩不可废,历来这后宫妃子皆是出身名门,知书达理,这婉清实在是不合适啊。”
“皇上,还望您三思啊,切不可因一时情动,就做出这等有违礼制的决定。”
皇上听着这些反对的声音,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他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大臣们,语气坚定地说道:“朕意己决,此次出征,婉清所做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她的品德与才情,岂是出身能衡量的。朕身为一国之君,自会权衡利弊,朕就是要让婉清成为朕的妃子,朕也定会护她周全,让她在这宫中过上幸福的生活。”
老臣们见皇上态度如此坚决,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多言,只是一个个面色阴沉,站在那里不再吭声。
下了朝堂后,皇上便来到了婉清暂居的宫殿。婉清正坐在窗前,手托着腮,想着朝堂上那些反对的声音,心中不免有些忧虑。见皇上来了,她赶忙起身行礼。
皇上快步上前,扶住她的手臂,说道:“婉清,莫要忧心,那些老臣的话,你不必放在心上,朕既然承诺了你,就定会做到,任谁也阻拦不了。”
婉清看着皇上那认真而又深情的模样,心中满是感动,她微微点头,说道:“皇上,臣妾明白您的心意,只是不想因为臣妾,让您与大臣们起了嫌隙,臣妾心里着实不安。”
皇上轻轻将婉清拥入怀中,轻声说道:“只要你在朕身边,其他的都不重要。朕会慢慢让他们明白,你是多么好的女子,值得朕如此相待。”
婉清依偎在皇上怀中,感受着他的温暖与爱意,心中的忧虑也消散了几分。
接下来的日子里,宫廷上下都开始为婉清册封之事忙碌起来。内务府忙着准备册封所用的礼服、首饰等物,那礼服选用的是最上乘的绸缎,颜色是婉清最爱的浅粉色,上面用金线绣着精美的凤凰图案,寓意着吉祥与尊贵。首饰则是各种璀璨的珠宝,有红宝石打造的发簪,翡翠雕琢的耳环,每一件都精美绝伦。
而婉清也没闲着,她深知自己即将成为妃子,便更加用心地学习宫廷礼仪,向宫中的嬷嬷们请教各种规矩。她本就聪慧,学起来也是事半功倍,很快便掌握了不少关键之处。
可那些反对的老臣们,依旧没有放弃。他们私下里聚在一起,商议着如何再次劝说皇上改变主意。其中一位老臣说道:“咱们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那婉清入了后宫啊,得想个法子让皇上看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才行。”
另一位附和道:“是啊,听闻那婉清在宫中还与一些宫女太监走得颇近,咱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暗示皇上她不懂尊卑,不适合后宫生活。”
于是,他们便找了个机会,趁着皇上在御花园散步时,上前说道:“皇上,老臣听闻那婉清姑娘在宫中与下人们相处,没个主子的架子,如此不分尊卑,这要是日后成了妃子,恐怕会乱了后宫的规矩啊。”
皇上听了,微微皱眉,说道:“婉清生性善良,与下人们和善相处,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怎就成了不懂尊卑了?朕觉得这后宫之中,正需要这样亲和的氛围,莫要再拿此事做文章了。”
老臣们碰了一鼻子灰,却也不死心,仍在暗中寻找着机会,想要阻止婉清册封之事。
而婉清这边,随着册封之日越来越近,心中也是既期待又紧张。她时常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想象着穿上那华丽礼服,成为皇上妃子后的生活。她暗暗发誓,定要好好辅佐皇上,为这后宫带来不一样的温暖与和谐,也要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日,婉清正在宫殿中练习册封时要行的礼仪,一位与她交好的宫女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喘着粗气说道:“婉清姑娘,不好了,外面都在传您的坏话呢,说您是靠了些狐媚手段才让皇上要封您为妃的,那些话可难听了。”
婉清听了,手中的帕子微微握紧,她深吸一口气,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我问心无愧,他们爱怎么说便怎么说吧,我相信皇上是信我的。”
宫女见婉清如此淡定,心中也佩服不己,说道:“婉清姑娘您真是大度,可那些传言越传越凶,总归是不好呀。”
婉清笑了笑,说道:“无妨,只要我做好自己,那些流言蜚语总会不攻自破的。”
尽管婉清嘴上这般说着,可心里还是难免有些难受。毕竟那些无端的诋毁,任谁听了都会不好受。
皇上很快也得知了外面的传言,他大发雷霆,下令彻查此事,一定要揪出背后造谣之人。他来到婉清的宫殿,看到婉清虽佯装无事,可眼中的落寞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皇上心疼地握住婉清的手,说道:“婉清,朕定会还你一个清白,那些恶意中伤你的人,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婉清看着皇上如此在意自己,心中满是感动,她轻轻靠在皇上的肩头,说道:“有皇上这句话,臣妾便知足了。”
经过一番严查,终于找到了几个在背后煽风点火、散布谣言的太监和宫女,他们都是被那些反对的老臣收买,企图破坏婉清册封之事。皇上严惩了这些人,也警告了那些老臣,让他们莫要再妄图干涉此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册封之日终于来临。整个宫廷都被装点得焕然一新,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婉清早早地便起身,在宫女们的伺候下,穿上了那华丽无比的册封礼服,戴上了璀璨的首饰。当她站在镜子前时,连自己都有些恍惚,仿佛这一切都如梦境一般。
她在嬷嬷的引领下,缓缓走向册封的大殿。一路上,宫女太监们纷纷跪地行礼,眼中满是羡慕与敬畏。而婉清的心中,此刻只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皇上深深的爱意。
当她踏入大殿,看到皇上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眼神中满是深情地看着自己时,她知道,属于他们的新的篇章,即将开启,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两人携手,定能走过,一起书写属于他们的宫廷故事,在这深深宫闱之中,绽放出别样的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