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入裴府后的日子,并没有云皎月想象中的水深火热,也没有电视剧里那些恶婆婆、刁难小妾的戏码(至少目前没有)。但这种平静,却透着一种压抑和疏离,像是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表面风平浪静,下面却暗流涌动。
她居住的院子,是裴府内一个独立的、相对僻静的小院落。院子不大,但布置得很雅致,有小小的花园,有回廊,有书房,还有一间布置好的卧房。与侯府的听雨轩相比,这里简首是天堂。但这“天堂”,却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金丝笼”。
院子里伺候的下人不多,除了吴嬷嬷这个管事,还有几个丫鬟和小厮。她们都训练有素,规矩极好,对云皎月恭敬有加,没有任何不敬之举。但同时,她们也对云皎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不会主动与她攀谈,也不会透露任何关于裴府或裴大人的信息。
吴嬷嬷每天早晚都会来请安,向她汇报院子里的琐事,但言语简练,不涉及任何敏感话题。她像一个完美的执行者,负责打理好她的生活起居,确保她不会惹出任何麻烦。
云皎月知道,这些下人恐怕都是经过裴寂辰或裴老夫人、裴夫人的仔细挑选,既能伺候好她,也能起到监视的作用。
她表现得小心翼翼,谨守规矩,每天除了请安用膳,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院子里。她不主动与下人搭话,不随意出门,对外面的事情表现得懵懂无知,就像一个刚刚从侯府深宅大院走出来的,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又害怕的小媳妇。
然而,在表面的恭顺和无害下,她却像一只敏锐的猫,无声地观察着这个新的环境。
她观察院子里下人的行动路线,他们的作息规律,他们交谈时微小的表情变化。她通过吴嬷嬷和丫鬟们的只言片语,试图拼凑出裴府的日常运行模式。
她发现,裴府的规矩非常严格,所有人都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裴大人每天早出晚归,公务繁忙,很少在府里。即使在府里,他也常常待在书房,极少出现在内宅。
裴老夫人和裴夫人住在主院,她们的日常也十分规律。除了早晚请安,云皎月与她们的接触并不多。裴老夫人虽然严厉,但只要她规矩行事,不惹麻烦,也不会刻意刁难。裴夫人则一首保持着温和的态度,对她这个替嫁的媳妇表现得十分宽容。
这让云皎月感到一丝意外。她原以为裴府的长辈会对她这个替嫁的庶女充满嫌弃和苛责。或许,她们知道这桩婚事的内情,也或许,她们觉得只要她安分守己,不影响裴府的体面就行了。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并没有让云皎月放松警惕。她知道,裴府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山,她现在看到的,仅仅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水面下隐藏着什么,她还需要慢慢去探索。
她开始熟悉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容易被忽略的死角,哪里有通往外面的隐蔽小道(虽然都被严密把守),哪里有方便藏匿物品的地方。她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走到院门处,感受了一下门锁的结构和防备程度。果然,比侯府的要复杂得多,想要无声无息地翻墙或溜出去,几乎不可能。
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里。书房里有很多书,除了裴大人公务相关的,还有一些历史、地理、甚至是一些民间传说和志怪小说。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希望能从中获取更多关于大唐、关于京城、关于某些隐秘事情的信息。
她也趁着无人注意的时候,偷偷拿出那本生母留下的旧书,继续研究其中的暗语和技艺。那些关于奇巧机关、追踪术、辨别之术的描述,让她对生母的身份和过往充满了好奇。生母到底是什么人?她为何会掌握这些不为人知的技艺?她留下的这些东西,又意味着什么?
她也将大夫人给的那个小圆珠拿出来,反复研究。凭借旧书里的只言片语和自己的观察,她越来越觉得这像是一种追踪标记物,用于定位或者监听。她不敢随意触碰或破坏,担心会引起侯府或某个隐藏势力的注意。她需要找到更专业的知识,才能确认它的作用并解除它的威胁。
晚上,当所有的下人都休息后,云皎月才会放下伪装。她会悄悄地来到窗边,掀开窗帘,看着外面的夜色。有时候,她会看到裴大人书房的灯光一首亮着,知道他还在忙碌。有时候,她会听到府内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或交谈声,知道那些暗中守护着裴府的力量从未松懈。
她会拿出那面铜镜,对着镜子,练习生母教给她的一些面部微表情控制技巧,或者简单地回忆“云知微”时的洒脱模样。铜镜里映出的,是她双重人生的写照。
她知道,仅仅靠在府内这样小心翼翼地观察和阅读是不够的。她需要接触更多的人,需要获取更广泛的信息,才能真正了解这个裴府,了解裴寂辰,并找到查清生母旧案的突破口。
她需要机会,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让她能够走出这个院子,甚至走出裴府。
她开始在府内寻找那些可以利用的细节。比如,府里的采买路线,下人外出办事的频率,或者某些府外势力与裴府的联系。
她也开始观察裴寂辰。虽然他很少出现在内宅,但云皎月总能从吴嬷嬷的汇报中,或者偶然的相遇中,窥见他的一些习惯。比如他喜欢喝什么茶,他处理公务时有哪些特别的要求,他对待不同下属的态度。这些微小的细节,都能帮助她更好地了解这个男人。
她注意到,虽然裴大人公务繁忙,但他似乎对府内的事情并非完全不闻不问。吴嬷嬷的汇报里,有时候会提到大人对某些内宅事务的指示,这说明他对府里的掌控力很强。
还有一件让她在意的事情。她在府内偶尔会听到一些关于裴大人处理过的案件的零星传闻。这些传闻都充满血腥和冷酷,更加印证了他“活阎王”的名声。但她注意到,有些案件似乎与她之前在消息集散地听到的那些关于“失踪了的东西”的描述有些关联。
这让她更加坚信,裴大人关注的那些案件,可能与她生母的旧案,或者那件户部尚书府丢失的信物有关系。
她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她接触到裴大人正在处理的案件的机会。
然而,作为一个深居简出的裴夫人,她能有什么机会接触到这些事情呢?
她思来想去,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利用她作为“云知微”时所掌握的特殊技能。她的鉴宝能力,她的情报感知力,或许能在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但如何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将这些能力展现出来,并引起裴大人的注意?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她决定先从府内的小事做起。比如,观察府里下人经手的物品,是否有异常之处。或者,在裴夫人那里,是否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可能有价值的物件。
她也开始更加留意府里的“异常”。虽然表面平静,但裴府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下人之间也会有私下的交流,也会有小小的矛盾和秘密。这些,都是她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她在书房里看到了一些京城地图,她仔细研究地图上的坊市、街道、重要府邸的位置,将昨晚逃亡时的路线与地图对应,加深对京城地理环境的了解。
同时,她也在思考如何与裴大人建立更深入的联系。仅仅是恭顺的妻子是不够的,她需要让他看到她的价值,让她成为他不可或缺的人。
但如何做到这一点,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这是一个需要智慧和耐心的过程。
她将那个藏有小圆珠的玉镯戴在手腕上,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警惕。她也经常拿出那面铜镜,用生母教的方法,对着镜子练习观察和分析,试图让自己的洞察力变得更加敏锐。
裴府的生存,就像一场无声的战争。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隐藏好自己,同时寻找机会,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云皎月在裴府的生存状态,从最初的忐忑不安,渐渐转变为一种冷静的适应和暗中的筹谋。
她像一株看似柔弱的藤蔓,正在这个巨大的冰山府邸里,悄悄地伸出根须,探索着每一寸土壤,寻找着向上攀爬的机会。
她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风暴迟早会到来。而当风暴来临时,她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一切挑战。
她在等待机会。等待那个能够让她展现自己真正能力,能够让她与裴大人产生真正联系,能够让她朝着生母旧案迈出关键一步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或许很快就会到来。因为,传闻中的“活阎王”,最近似乎正在处理一件非常棘手,并且牵扯到“失踪了的东西”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