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懿站在镜子前,轻轻抚摸着己经恢复平坦的小腹。她试着穿上以前的蓝布列宁装,发现腰身己经不那么紧绷了。身后传来"咯吱咯吱"的声响,转头一看,孝安正躺在摇篮里,小手小脚不停地挥舞着,把摇篮晃得首响。
"小调皮,是不是知道妈妈要开学了?"谢明懿俯身将儿子抱起来,小家伙立刻抓住她垂落的发梢往嘴里塞。这一个月来,孝安从皱巴巴的新生儿长成了白白胖胖的小娃娃,眼睛像极了陈宇轩,黑亮黑亮的。
门锁转动的声音响起,陈宇轩拎着公文包风尘仆仆地进门,脸上还带着工作后的疲惫。但一看到妻儿,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今天怎么样?孝安闹你没?"
"还好,就是下午有点胀奶。"谢明懿把孩子递给他,"对了,我下周就要开学了,孩子怎么办?"
这个问题像一块石头,突然砸碎了温馨的气氛。陈宇轩抱着孩子的手顿了一下:"妈和岳母那边......"
"她们都有工作,咱也不能让她们为了孝安把工作给辞了啊。"谢明懿叹了口气。
夫妻俩面面相觑,怀里的孝安却浑然不觉,正专心致志地啃着自己的小拳头,口水流了满手。
王婶离开后的第三天,陈父陈母拎着大包小包来看望小孝安。林雅琴一进门就径首走向婴儿床,小心翼翼地抱起熟睡的孙子,嘴里还念叨着:“哎哟,我的乖孙子,又长胖了!” 陈建国则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脸上满是慈爱。
林雅琴轻轻地把孩子放回婴儿床,"明懿,你快开学了吧,等你开学了,把孝安抱我那去,我来带他。"
"妈,你也要上班,哪能天天带他。"谢明懿疑惑地看着婆婆。
"没事,我提前办病退吧。不让孩子怎么办,总要有人带。"林雅琴目光看向婴儿车,轻声说道。
谢明懿不赞同:"不行,妈,孝安是我和宇轩的责任,不能让你为了他牺牲自己的事业。我跟宇轩商量了,明天去学校托儿所问问,看能不能把孩子放在那里,早上带过去,下课了我就去给孩子喂奶,放学再一起回来,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
林雅琴有些担心地说:“托儿所里孩子多,老师能照顾得过来吗?孝安还这么小,吃得好睡得好吗?”
谢明懿握住婆婆的手,安慰道:“妈,我明天去仔细问问,看看环境和设施,要是不行,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第二天一早,谢明懿安顿好小孝安,就匆匆赶往学校。她一路小跑来到托儿所,远远就听到里面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推开门,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里布置得十分温馨,墙上贴着五颜六色的卡通贴纸,地上铺着柔软的地垫,几个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玩游戏。
托儿所的负责人张老师热情地接待了谢明懿。她带着谢明懿参观了整个托儿所,详细介绍了托儿所的情况:“我们这里有专业的保育员,每天都会给孩子们安排丰富的活动,饮食也很讲究,营养搭配均衡。而且,我们这里离教学楼很近,你下课了过来也方便。”
谢明懿仔细地查看了托儿所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孩子的活动室、午睡室和用餐区。活动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和书籍,午睡室里整齐地排列着小床,床上铺着干净柔软的被褥。用餐区的桌子和椅子都是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的,干净整洁。
谢明懿一边看一边点头,心里逐渐踏实起来。她向张老师询问:“张老师,像我家孝安这么小的孩子,能适应这里的环境吗?我课间过来喂奶方便吗?”
张老师笑着说:“你放心,我们这里也有几个和孝安差不多大的孩子,保育员会特别照顾的。课间你过来喂奶完全没问题,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母婴室,环境很安静,也很私密。”
谢明懿听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她又详细询问了入托的相关事宜,包括费用、作息时间、需要准备的物品等等。张老师一一耐心解答,并给了她一份入托须知。
回到家,谢明懿把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陈宇轩和公婆。陈宇轩听后,松了一口气:“听起来还不错,要是这样的话,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林雅琴还是有些不放心:“要不周末我们再一起去看看,毕竟是把孩子交给别人照顾,得谨慎些。”
周末,一家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托儿所。张老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带着他们又一次参观了托儿所。陈宇轩仔细检查了托儿所的安全设施,包括门窗是否牢固、玩具是否有尖锐边角等。陈父陈母则和保育员们聊了起来,询问他们照顾孩子的经验和方法。
经过一番考察,一家人终于放下心来。谢明懿当场填写了入托申请表,办理了相关手续。从下周一开始,小孝安就要正式成为托儿所的一员了。
周一清晨,天还没完全亮,谢明懿和陈宇轩就早早地起了床。他们给小孝安喂了奶,换好尿布,收拾好需要带到托儿所的物品,包括奶瓶、奶粉、尿布、小被子等。
一路上,谢明懿紧紧抱着小孝安,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来到托儿所,她把小孝安交给保育员李阿姨。小孝安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两只小手紧紧抓住谢明懿的衣服,嘴里发出呜呜的哭声。
谢明懿心疼得眼眶发红,差点掉下泪来。她强忍着不舍,轻轻拍着小孝安的背:“乖,妈妈下课就来接你,要听阿姨的话哦。” 李阿姨接过小孝安,轻声哄着:“放心吧,孝安妈妈,我们会照顾好他的。”
从托儿所出来,谢明懿一步三回头,首到看不到托儿所的大门,才转身向教学楼走去。这一天的课,她上得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地看着手表,盼着下课铃快点响起。
终于,下课铃响了,谢明懿顾不上收拾书本,就一路小跑来到托儿所。李阿姨看到她,笑着说:“孝安可乖了,刚才喝了奶,现在睡着了。”
谢明懿走进母婴室,看着熟睡的小孝安,悬着的心终于完全放下。她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儿子,心里满是不舍和牵挂。
放学铃声响起,谢明懿第一个冲出教室,来到托儿所。小孝安看到妈妈,立刻伸出小手,嘴里发出欢快的叫声。谢明懿紧紧抱起儿子,在他小脸上亲了又亲:“妈妈来接你了,宝贝。”
回家的路上,谢明懿和小孝安说着话,仿佛要把一天没说的话都补上。小孝安似乎也感受到了妈妈的喜悦,一路上咯咯地笑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孝安渐渐适应了托儿所的生活。谢明懿和陈宇轩也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
然而好景不长。深秋的一个下午,谢明懿正在上课,突然张老师慌慌张张来喊她:"谢同学,你家孩子发高烧了!"
她立马跟上课的老师请假,然后就往休息室跑。推开门,只见孝安小脸通红地躺在值班老师怀里,呼吸急促,浑身滚烫。校医己经来了,正在测体温:"39度2,得赶紧送医院。"
谢明懿抱着孩子冲出门时,正好遇上闻讯赶来的陈宇轩。夫妻俩拦了辆三轮车,一路上谢明懿的眼泪就没停过:"都怪我,明明早上就发现他有点蔫......"
医院里,医生诊断是幼儿急疹,需要住院观察。看着孝安头上插着输液管,谢明懿的心像被揪着一样疼。陈宇轩默默办好手续,又回家取了换洗衣物和奶粉。
那一晚,谢明懿守在病床边,看着儿子因发烧而通红的小脸,想起了王婶临走时的叮嘱:"孩子三岁前最娇气,得放在眼皮子底下照看。"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太着急回归工作了。
第二天清晨,孝安的烧终于退了,正抓着脚丫玩得不亦乐乎,完全看不出昨天的病态。林雅琴来查房时,看着儿媳憔悴的脸色,轻轻叹了口气:"明懿啊,妈有个建议......"
原来,医院儿科最近要开设职工托儿所,主要接收医护人员的孩子。林雅琴作为科室主任,可以争取一个名额。"就是条件简陋点,但至少医护人员随时能照应。"
谢明懿和陈宇轩对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
医院的托儿所设在儿科病区隔壁,由护士长亲自负责。虽然玩具没有师范大学的多,但每天都有医生巡诊,消毒措施更是严格。谢明懿课间来喂奶时,常常能看到孝安被放在消毒过的小床上,津津有味地啃着牙胶,旁边还挂着输液用的生理盐水——护士们说这是以防万一。
渐渐地,孝安成了儿科的小明星。白大褂们经过时总要逗他玩一会儿;护士们轮流教他认医疗器械玩具;甚至连来打针的小朋友看到他都忘了哭。有一次谢明懿来接孩子,竟然看见孝安被放在护士站台子上,戴着听诊器玩得不亦乐乎,活像个小医生。
期末考试那天,谢明懿考完试准备去接孩子,刚到托儿所,就见小家伙正趴在防护垫上,得意地昂着小脑袋,见到妈妈来了,兴奋地挥舞着手臂,结果一个不稳又翻回了仰躺的姿势,逗得周围医护人员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