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雨下的急促,接连下了两天之后才停了下来,烈日重新照在大地上。
姜暖意外发现空间里的迷雾又消散了一些,多了足球场那么大的地方,灵泉水旁边的小金树结了一个小花苞,仔细能看到花苞里面一片雪白。
上次结出来的是美肤丹,这次她很期待花开出来到底是什么,把灵泉水浇了一点到金树上才离开。
她今天要去镇上购买各种粮食、种子、布料等等,今年是未来三年中情况最好的一年,过了年物价开始上涨,越到后面,有钱都难得买到粮食。
手里有余钱不如手里有余粮。
“那你先进去方府,我差不多到时间了再过来接你。”姜禾把闺女头上遮阳帽扳正,明明下了两日的雨,今天太阳一出来就觉得晒得慌。
他急着去送包子,把人送到地方见她走向方府就驾着牛车走了。
姜暖听到姜禾离开的声音,拐了个弯走进巷子里,出来的时候身穿锦绣,手拿帕子,气势变得张扬蛮横,全身上下暴发户小姐做派。
这套衣裳是周铮送的,那个时候大了,现在穿刚刚好,路人第一眼被她穿着打扮吸引,往上看长得真不咋地,脸灰扑扑的,皮肤暗淡,要不是穿得好,属于走在大街上没人会多看两眼的小孩。
姜暖特意用煤炭给自己身上弄得黑黢黢的,为了引人耳目只能出此下策。
她走进一家粮食铺子,指着陈年旧米压低嗓子问,“这个多少钱一斤?”
小二的虽然震惊她这么小,还是很有职业道德一一介绍起来,“新米前两日卖二十五文钱一斤,旧米二十三文钱一斤,你也是赶上好时候了,今天刚好大降价,新米二十三文钱一斤,旧米一斤只要二十文钱。”
前两日的雨水硬生生让小幅度涨上去的粮价又跌了回来。
这里猪肉一斤也就十来文钱,一斤米的价格相当于两斤肉,姜暖诧异于米的高价,也知道古代一亩地产量很低,物以稀为贵,一斤米也够普通百姓一家人熬几天了。
就像刚来的时候吃的都是稀饭里面还加有番薯或者米糠这些,对米的消耗还真不多。
估算了一下手里一万两的战斗力,她首接说,“旧米先给我来个十万斤。”
十万斤就要花费二千两,她并不打算买新米,空间有保鲜功能,要是买了新米,明年后年拿出来的时候不好解释。
总不能其他地方颗粒无收,就你还能拿出新米出来,枪打出头鸟,做人要低调,姜暖一向喜欢扮猪吃老虎,坚信永远不能把身上底牌露出来。
小二张大了嘴,结结巴巴的说,“你……你你说要多少?”他用手掏了掏耳朵,刚才绝对是听差了。
姜暖在空间里找到了两张一千两的银票,正好派上用场,“给我十万斤旧粮。”
小二双手抱头,震惊得说不出话,好一会,“你你在这等我一下。”
他嗖一下跑到后院,还能听到声音,“掌柜的,你赶紧出来,外面有大客户……”
姜暖摸了摸鼻子,十万斤很多吗?她特意找了这所镇上最大的卖粮食商铺。
从里面走出来一个沉稳中年大叔,他不动声色上下打量一眼“大客户”。
姜暖不开心的皱了皱眉,那打量的眼神才收了回去。
有钱好办事,掌柜的确认银票是真的之后,说,“我们旧粮只有九万斤,你要是需要十万斤的话,我可以首接从其他地方调一万斤过来,需要一点时间,您着不着急用?”
掌柜的心里自有盘算,要是客人着急用,自己可以从镇上其他商铺买一万斤回来,不着急的话可以慢慢从远一点的地方调过来,能挣得更多。
没成想他的两个主意都落空了。
“那你就给我九万斤现在运到郊外的乌山脚下,货放那里就好,自然有人会去取。”姜暖不喜欢拖太久,准备速战速决。
掌柜的没想到小姑娘还挺有主见的,见她身上布料价格不菲,要是自己没记错的话,这可是京城今年时兴的款式。
没挣到想象中的那么多钱,安慰自己把仓库旧米全部清出去也好。
这边钱付完,掌柜那边就己经叫马车运粮食出去了,车夫听到那句把旧米送到“乌山脚下。”心里打了一个激灵,那个地方出了名的闹鬼,好在现在是大白天,快去快回应该不会出事。
姜暖见效率这么高,满意了,走向下一家粮铺,这次她学聪明了每家只要一两万斤,在花了西千两买够二十万斤旧米之后,她又盯上了布料和吃食。
姜暖每到一家布店很有节操的只搬空店里三分之一的布料,至于那些成衣不划算她看都没看一眼。
跑了五家布店花出去一千两,转身又扎进了各种小摊,热腾腾的包子现有的来一半,烧鸡,烧饼通通打包带走,她买好拎着走进巷子里,出来便是两手空空。
空间里放着的钱越来越少,堆的东西越来越多。
跑了三条街,十个店铺有八个都被她光顾了,剩下两个只因不是卖吃和穿的。
时间紧,任务重,在花了八千两买完东西之后,她准备首接叫一辆马车送自己到乌山脚下。
到了街尾,这里有牛车马车专门用来接客的,车夫们见有客人过来,哪怕是个小孩子,也热情招呼着。
“马车马车,一公里只要两文钱,速度快快滴。“
“牛车牛车,跑一公里只要一文钱,便宜又划算。”
“驴车驴车一文钱能走两公里!跑起来不比牛马慢!”
姜暖看向那头老驴,看起来真不像能快跑的样子。
她找了一个马车,马儿看起来很精神,走过去问,“到乌山脚下要多少钱?”
年轻车夫以为来生意了,笑容还挂在脸上,听到要去的地方,立马变脸,“一边去,给再多钱我也不会去乌山的。”他把马儿调头,显然不想接这单生意。
刚才还热热闹闹的招呼声,一下子鸦雀无声,车夫们东看看西望望就是不看姜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