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步流星走到闺女面前,他身强体壮,经常跟掌柜那些打交道,多多少少学到了不怒自威气势。
姜翠花见姜禾都送完包子回来了,两个孙女还没见到人,便让儿子赶快找一下。
姜禾想到要来李婆婆家就犯怵,在门外听到女儿的喊叫,哪里顾得上害怕,一溜烟跑进来。
施丽气得五窍生烟,“李婆子把我家富贵打发烧了,难道不应该赔医药费吗?”她眼里含着泪水倔强看着姜禾,只字不提前面说的赔医药费要十两银子。
“狐狸精!”姜暖一眼看出势利婶在爹爹面前示软。
姜禾觉得后背凉飕飕的,想到路上所见,好笑道“你家富贵,我来的路上才看到他和二狗子在捉鸡捻狗呢,看起来非常精神,一点都不像发烧的样子。
你要是不信的话,我把人带过来怎么样?”
施丽眼神复杂的看着他,说出含糊不清的话,“今日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们走!”她向丈夫儿子招人,一行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姜暖追到院子外,大放厥词,“我呸,自己不要脸还说是看在我爹爹面子上,有本事你再过来啊,看我揍不死你。”
施丽走到半路上听到这话气愤转身,看到那伟岸的男子顿时泄了气。
女人的第六感很准,姜暖阴恻恻的看向姜禾,“爹爹,你和她是什么关系?”
“小孩子别问那么多,只是打过照面罢了。”见闺女不信,他蹲下身和姜暖平视,眼神不自在的说,“等我回家再慢慢跟你解释,可不能告诉你娘。”
“姜禾,你有个好女儿啊!”李婆婆羡慕看着哄闺女的男人,要是自己丈夫没死,女儿也活得好好的,他们应该就是这样相处的。
姜禾看一眼李婶子,二十来年没见,她样貌居然变化不大,就是苍老了,有了些许白发,五官依稀能见年轻时的貌美。
低下头双手抱拳,诚恳的说,“李婶子,当年的事是我不对,那时院子门外的玫瑰花也是我带头拔掉的。”
他回去不敢跟娘说是自己做坏事在先,只说在院子里偷看她刺绣就被追着打。
这么看来,人称李婆子的名声不好也有一部分自己原因在。
小的时候不懂事,一群孩子在外面吵吵闹闹,李婶子烦了就拿扫把假装赶人,孩子们一哄而散,等人进了院子,又集体出现招惹她,当成游戏玩。
李婆婆摆摆手,“我早就不怪你们了,老了老了想热闹些都没孩子敢过来,正好你家闺女以后陪我作伴,也算是你的报应!”
事情过了明面,姜禾心安定下来,看来下次过来不用怕被发现逃跑了。
“那我们先告辞了。”他一言一行很有规矩,不敢放肆。
“慢点,你们把东西拿回去,我老婆子吃不了多少,放这里也是浪费。”她作势要去捉鸡好让他们带走。
姜禾迅速抱着闺女上了牛车,见姜花还在发愣,“你想走回去吗?”
姜花急里忙慌上了牛车。
“李婶子,东西拿了过来就没有带回去的道理,我们先走了。”
“驾!”
“师傅,不用怕吃不完,我明天会过来的。”姜暖声音顺着风吹过来,越来越小。
李婆婆走到院子门外目送她们离开,首至看不到,关好篱笆回到屋里,突然觉得周围寂静得可怕,良久,缓缓吐出,“有个小徒弟好像也不赖。”
她走进房间对着墙上画像,絮絮叨叨的说,“宝儿,你和爹爹在那边还好吗,我今日碰到了一个很像你的小姑娘,和你一样活泼可爱,娘见着她便想起你小时候的模样。
让我贪心一回见她长大,就当是见证你长大后的样子……”她说了很多很多,最后拿了枚铜钱出来。
“要是你和爹爹也同意我收她为徒弟,就让铜钱为正面好不好?”她用手将铜钱高高抛起。
紧闭双眼,首到听到“砰”一声,左眼咪开一条缝,小心翼翼望过去,铜钱露出来那面带着年号为正面!
她双手合十虔诚望向画像,画中男人抱着小女孩两人眼里带着笑,似乎在说,“恭喜你有小徒弟了。”
吃了午饭,姜禾一会走去喂牛一会走去劈柴,毫无例外身后都有个小尾巴跟着。
“爹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再不老实交代,我就去问娘!”姜暖作势要走。
姜禾见闺女真向媳妇走过去,急了,小声说,“回来,赶紧回来,我都说。”
姜暖也是有脾气的,刚才追着爹爹屁股后面问,他都不告诉自己,听到姜禾叫自己停下来也当作没听到,反而兴奋小跑起来。
“娘,我有事要跟你讲……”
姜禾放下柴刀,三步做两步把闺女抱起来,捂住她小嘴巴。
小陈氏回过头看着怪模怪样的父女俩,面露不解,“你们这是干啥呢?”
“没事没事,媳妇,闺女生我的气了,我马上把人哄好。”他把人抱到后院去。
大腿猛的被踹了一脚,差一点点就成了太监,他把人放地上,心有余悸的双腿。
见闺女还想跑,赶紧求饶,“我的小姑奶奶,你想知道什么,我全部跟你讲,别再跑了,我老命都快被你吓没了。”
姜暖板着脸,“那你先说,你和势利婶是什么关系?”
“半文钱关系都没有,就她嫁给猎户后,成了同一村的村民。”
“嗯?”
“我说我说”
“我和她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一起过。”
卧槽,姜暖眼里闪着熊熊烈火,握紧拳头,“渣爹,你最好全部交代出来!”
“哎呀,不是你想的那个在一起。”
原来,年轻时候的姜禾与势利婶两人男未婚女未嫁,看对了眼,偷偷在一起,后面姜翠花知道了,首接请媒婆去说亲。
原本以为两个孩子真心喜欢,按照正常聘礼婚嫁就能讨来儿媳妇,没想到势利婶她爹是个赌鬼,张嘴就要十两银子。
姜家哪里有那么多钱,好说歹说人家爹还是不松口,后面家里只凑够了三两银子。
姜山带上儿子拿着糕点猪肉等礼品去施家,把三两银子放在桌子上,说家里就这么多钱,要是亲家想要十两的话,姜家愿意打下七两的欠条,每年秋收后还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