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清指尖感触到精卫返程时的精神波动,突然察觉到七彩天穹的压迫感骤然减轻。图书馆穹顶外,原本浓稠如墨的暗紫色光晕正在褪色,像是被稀释的蓝莓果酱,在夜色中晕染出深浅不一的靛青色。
"它在调整规则。"姜远摘下眼镜擦拭,镜片上倒映着天幕变幻的奇景。这位历史系博士的衬衫口袋里永远揣着半块薄荷糖,此刻糖纸在夜风中簌簌作响。
精卫轻盈地落在虞清肩头,沾着玉髓水的尾羽在青石地板上拖出淡淡水痕。虞清伸手接住几滴液体,发现它们正在缓慢凝结成半透明的晶体,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把实验室的恒温箱腾出来。"她转向正在检查防火门的赵建国,"这些结晶物可能比玉髓水更稳定。"
赵建国点点头,迷彩服臂章上的应急物资清单被夜风吹得哗哗作响。这位退伍侦察兵总能在看似平常的物品中发现新用途——上周他用防弹背心的凯夫拉纤维修补了图书馆的防弹玻璃,现在又在研究如何用消防斧劈出临时蓄水槽。
西侧回廊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苏晚正踮着脚尖擦拭博古架,古籍修复用的镊子掉进青瓷笔洗里,溅起的水花惊醒了打盹的嘲风兽。这只青铜镇纸化形的神兽打了个哈欠,尾巴扫过之处,崩裂的瓷片竟自动拼合如初。
"看来嘲风也在适应新规则。"虞清蹲下身,指尖拂过神兽鳞片上未干的茶渍。自从七彩天穹降临,这些守护古籍的神兽们开始展现出超乎记载的特性——椒图会用衔环堵住渗水的窗缝,蒲牢的吼声能震碎靠近的毒虫。
当第一缕灰白色晨光穿透云层时,虞清的战术板己经画满各种符号。她用红笔圈出图书馆东南角的消防栓,旁边标注着:"青铜龙首吐水频率+37%"。这些细微的变化正在拼凑出新世界的运行法则。
"分组行动时记得带保温杯。"姜远把热气腾腾的豆浆分发给队员,"人体需要保持36.5℃的体温差才能触发某些规则。"他手腕上缠着的电子表突然发出蜂鸣,表盘玻璃浮现出甲骨文般的刻度。
西行小组穿过半塌的步行街时,苏晚的帆布鞋陷进了某种胶状物。她蹲下身,发现是融化的柏油混合着某种发光真菌,菌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编织成蜂窝状结构。姜远用匕首刮下样本,立刻有萤火虫般的微光从刀刃上流泻。
"在《山海经·西山经》里,这种菌类被称为'夜明芝'。"他小心地把标本装进真空袋,"但古籍记载的夜明芝只生长在墓穴,现在居然出现在商业步行街的排水沟..."
虞清突然抬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前方五十米处的广场上,十二只毕方正在跳着诡异的圆舞。与古籍描述的"赤色大鸟"不同,这些神鸟的羽毛呈现出水泥般的灰白色,喙部不断喷出的青色火焰在空气中凝结成冰晶。
"温度,"程峰的红外测温枪显示异常数据,"它们周围的体感温度是17℃,但火焰实际温度只有3℃。"
更诡异的是,毕方脚下正在形成六边形冰晶图案。赵建国用军靴碾碎一块冰晶,断面显现出类似电路板的纹路。苏晚突然想起奶奶临终前的呓语:"地龙翻身时,瓷砖会自己长出血管..."
"退后二十米。"虞清按住跃跃欲试的姜远,"这些冰晶可能在构建某种能量回路。"她注意到每当毕方完成一圈舞蹈,冰晶图案就会亮起微光,组成类似甲骨文的闪烁序列。
正当众人准备记录数据时,广场中央的喷泉突然喷出银白色泉水。水流在空中凝结成青铜器皿的形状,表面浮现出饕餮纹。虞清认出这是商周时期的"爵",但器型明显不符合任何己知文物。
"小心接触。"她抛出用玉髓水浸过的手套。苏晚接住铜爵的瞬间,爵身突然发出编钟般的清响,音波震碎了方圆十米内的冰晶。毕方们齐声长鸣,舞蹈节奏陡然加快。
姜远突然按住耳麦:"东组有情况!"他胸前的通讯器传出断续的电流声,"林悦说居民区的榕树...在长牙齿..."
虞清握紧铜爵,冰凉的金属表面突然变得滚烫。爵底浮现出三行小字,其中一行让她瞳孔骤缩:"辰时三刻,南门开"。这分明是父亲失踪前留在书房纸条上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