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的赵家峪弥漫着石灰的刺鼻味道。陈锋蹲在机要室门槛上,指尖捻着从王芳枕头下搜出的半团绛红色毛线。晨光下,毛线表面浮现出细微的凸起——每隔十七毫米就有个几乎不可察觉的结。
"给我。"赵刚突然伸手。政委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眼镜片上沾着泥点。他将毛线按在窗玻璃上展开,突然倒吸一口凉气——那些小结在阳光下投出规则的阴影,组合起来竟是标准的莫尔斯码!
"滴滴答答的玩意儿?"李云龙凑过来,马鞭戳着玻璃,"老子在鄂豫皖就见过国民党用这招。"陈锋却盯着毛线中段突然出现的三股绞线——这分明是经纬度坐标的编织表示法!
作战室里,陈锋用炭笔在黑板上画出五个点:"从毛线密码破译出的位置,都在正太铁路沿线。"他连接这些点,手指突然一颤——连起来竟是汉字"九一八"的形状!
"狗日的要搞周年庆啊?"李云龙一脚踹翻板凳。赵刚按住地图:"这些点间距精确到米,不可能是标记毒气弹..."话音未落,旅部通讯员闯进来:"报告!防化小组到了!"
来人是个瘦高个儿,灰布军装熨得一丝不苟,胸口袋别着三支钢笔。"徐世明,柏林大学化学系。"他敬礼的动作标准得像是用尺子量的,右手小指却古怪地弯曲着。陈锋瞳孔微缩——这是长期使用微量移液管留下的职业特征。
"听说你们用石灰中和氰化物?"徐世明从公文包取出笔记本,"很有创意的做法。"钢笔尖在纸上沙沙滑动,陈锋瞥见页眉印着"晋察冀军区防疫报告"字样,但字体比正规文件略粗。
介绍情况时,陈锋故意将某个假电台坐标说错两公里。徐世明记录的手突然停顿,钢笔在纸上洇出个墨点:"这个位置地形不适合设台,建议改在..."他猛然收住话头,推了推金丝眼镜。
傍晚时分,陈锋假装腹痛溜进临时化验室。徐世明的皮箱开着条缝,里面整齐码放着贴有日文标签的采样瓶。最引人注目的是个德制真空采血管——这种设备在1943年的中国战场堪称罕见。箱盖内侧用胶布粘着张便签,上面画着与王芳遗物上相同的闪电符号。
"看什么呢?"徐世明的声音在背后响起。陈锋转身时"不小心"碰翻试剂架,趁机将徐世明扶他的右手袖口捋上去——前臂内侧有个己经褪色的条形码纹身!在现代服役时,陈锋见过二战日军战俘营用这种编码标记"特殊实验体"。
"徐专家对日军的毒气很有研究?"陈锋假装整理试剂瓶。徐世明笑了笑,从怀里掏出块怀表:"家父在关东军实验室当过差..."表链坠子翻转的瞬间,陈锋分明看见上面刻着微型菊花纹!
深夜,陈锋带着侦察班摸向最近的坐标点。月光下,正太铁路像条僵死的巨蟒蜿蜒在山间。距离目标百米处,和尚突然拽住陈锋——铁轨旁的电线杆上挂着个蜂巢般的金属物体,六根天线呈放射状展开。
"是遥控起爆器!"陈锋压低声音。这种装置他在现代军事博物馆见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用来同时引爆多个地雷。更令人心惊的是,电线杆底部堆着印有红十字的木箱,透过缝隙能看到里面是排列整齐的毒气弹!
"报告排长!"侦察兵从灌木丛钻出来,"西面三百米发现帐篷!"陈锋摸过去一看,西个日军通讯兵正围着电台忙碌,帐篷里挂着张放大的铁路地图。红铅笔标记的爆炸点之间,用虚线连接成汉字"大"的形状——加上白天的"九一八",完整信息呼之欲出!
突袭干净利落。陈锋的勃朗宁第一个开火,子弹穿透电台溅起火花。混乱中,某个日军军官撕碎了密码本往嘴里塞,被和尚一个飞扑按倒。陈锋捡起半张没毁掉的纸页,上面印着"玉碎作战第三阶段"和几组数字:8.15、9.3、9.18...
回程路上,陈锋反复检查缴获的文件。在某张电文背面,他发现用铅笔轻描的曲线——是赵家峪周边地形!而三条进山小路被红圈标注,正是上周团部刚修订的秘密补给路线。更可怕的是,图上还标出了三个应急集合点,这些信息只有排级以上干部知晓!
"有内鬼。"李云龙听完汇报,把茶缸砸在桌上,"而且就在老子眼皮底下!"赵刚翻着电文,突然指着某个频率数字:"这个波段...是旅部医院在用!"
次日清晨,陈锋故意在徐世明面前"说漏嘴",称要在小东沟设立临时洗消站。中午再去化验室时,徐世明果然不在,皮箱里的真空采血管少了两支。更蹊跷的是,他记录的毒气浓度数据与陈锋亲自检测的结果相差了十五个百分点——正好在安全阈值之上!
"上钩了。"李云龙听完冷笑,转头对赵刚说,"老赵,把咱们的'宝贝'亮出来。"政委从文件柜底层取出台精密的德制发报机:"昨天师部刚送来的,专门对付鬼子新密码。"
下午的防化会议上,徐世明建议立即疏散下游五个村庄。陈锋注意到他说话时总不自觉地摸怀表,而当自己提出要重点保护铁路桥时,对方眼镜片后的瞳孔明显收缩了一下——那座桥正是电文里标记的9月18日主要目标!
"行动!"深夜十点,李云龙亲自带队扑向铁路桥。陈锋的小组负责清除桥墩下的炸药,却在淤泥中发现更可怕的东西——十二个密封的金属筒,用铁丝网固定在桥基上,筒体上的日文标注显示这是延时释放型糜烂性毒剂!
"定时器设在九月十八日零点。"陈锋检查完装置,额头沁出冷汗。这种装置利用水压原理,会在预设时间自动破裂,比电子定时器更难以侦测。更精妙的是,毒剂筒与炸药形成联动——即使拆弹成功,毒气仍会准时释放!
当第五个电台据点被端掉时,东方己经泛白。陈锋带着缴获的文件返回指挥部,迎面撞上满眼血丝的赵刚。"徐世明跑了。"政委递过张纸条,"但留下了这个。"
纸条上是潦草的化学方程式,陈锋一眼认出是沙林毒气的简易制备方法。背面用针尖扎出微孔,对着油灯能看到"小心8.15"的字样——正是日军电文里提到的第一个日期!
"明天就是八月十五..."李云龙突然掀帘而入,手里拎着个沾血的帆布包。倒出来的东西让所有人变色:七支密封的玻璃安瓿,标签上画着骷髅和"731"数字,生产日期是1945年8月1日。
"从徐世明的秘密据点搜出来的。"李云龙的声音罕见地沉重,"狗日的在井里下了药,大柳树村己经...没了。"
陈锋抓起安瓿对着光观察,液体中悬浮着可疑的絮状物。他突然想起现代史料里记载的日军投降前暴行——在撤离中国东北时,731部队曾大规模投放感染鼠疫的跳蚤!
"全团紧急集合!"李云龙的马鞭抽裂了门框,"给老子把方圆五十里翻个底朝天!"陈锋却盯着地图上被红圈标注的补给点,一个可怕的猜测浮上心头——如果日军知道八路军的应急方案,那么所谓的"安全集合点"很可能己经变成...
远处传来隐约的引擎声。陈锋冲到院外,看见三架日军侦察机正以奇怪的编队掠过朝阳。它们没有投弹,而是撒下漫天传单。和尚捡起一张,上面印着中日双语通告:"大日本帝国陆军将于八月十五日正午停战"。
"投降?"赵刚难以置信地推眼镜。李云龙却眯起眼睛:"老子怎么闻到股骚狐狸味儿?"陈锋接过传单,发现背面用极淡的墨水印着些小点,排列方式赫然是王芳用过的编织密码!
当全团忙着准备受降时,陈锋独自在仓库破译密码。随着最后几个点被描红,他的手开始发抖——传单背面隐藏着张简图:标着红十字的卡车队行进路线,终点是...赵家峪后山的万人坑!而路线旁标注的时间,正是明天中午十二点零五分,也就是日本宣布投降的五分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