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 第94章 祖宅修缮设计图

第94章 祖宅修缮设计图

加入书架
书名: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作者:
通哥家有儿女
本章字数:
6018
更新时间:
2025-04-25

第九十西章 祖宅修缮设计图

经过了一个寒冬,春天的阳光渐渐温暖起来,阳光穿过歪斜的雕花窗棂,在斑驳的砖地上烙出个斜斜的"囚"字。秦霞捏着铅笔的手顿了顿,图纸上未完工的榫卯结构图洇开墨点,像极了屋檐漏雨时墙面的霉斑。

"这主梁蛀得能当筛子使了。"工程师老周踩着竹制脚手架,指节叩击房梁发出空响,"按规范得全换新料。"

秦霞踩着满地碎瓦仰头眯眼:"您瞧见梁上刻的'宣统二年立'没?当年我太爷爷带着族人进山伐木,遇着野猪群折了三个壮劳力。"她弯腰捡起半块青砖,指腹着砖侧模糊的"秦记"戳印,"这些老物件要是扔了,往后娃娃们问起祖宅故事,难不成指着水泥预制板说古?"

李通拎着暖壶进来时,正撞见自家媳妇单脚踩在条凳上,攥着卷尺跟老工程师较劲。褪色的蓝布衫后摆沾着蛛网,发梢还挂着片枯槁的梧桐叶,活像只炸毛的狸花猫。

"按秦同志方案,屋顶承重至少减三成。"老周抖着图纸满脸不赞同,"这玻璃天井..."

"周工您看,"秦霞哗啦展开足有半人高的手绘全景图,泛黄的宣纸上工笔勾勒着三重院落,"正房屋顶换轻质琉璃瓦,檐角用钢筋暗撑。东厢房保留原木结构做展馆,西厢改造成民俗体验区——"她指尖点着图纸某处突然笑出声,"您猜这石磨盘底下埋着什么?七五年发大水时,我爹把全家的粮票裹油纸塞在磨眼儿里!"

李通适时递过搪瓷缸,瞥见妻子手背新添的刮伤,喉头动了动终究没说话。自打半月前从省建筑院请来专家团队,秦霞吃住都在祖宅工地,连龙凤胎满月酒都是抱着图纸去的。

"通哥快来!"秦霞忽然拽他蹲到墙根,指尖刮开风化严重的砖缝,"瞧见这糯米灰浆没有?掺了碎瓷片的,比现在水泥还抗冻。"她眼睛亮得惊人,随手扯根草茎在地上演算:"保留东面山墙做承重主体,西墙用钢筋网加固,既保风貌又..."

"秦厂长!"会计小赵气喘吁吁冲进来,"砖窑厂说青砖要等开春才能烧,红砖倒是现成的。"

"放他娘的..."秦霞硬生生咽下脏字,扯过算盘噼里啪啦一顿打,"告诉他们,青砖每块加价两厘,但要按光绪年的尺寸规制。再跟公社砖厂借六个老师傅,旧砖清理的工钱另算。"

老周扶了扶眼镜:"这些旧砖清理成本够买三倍新砖了。"

"您不懂,"秦霞轻轻拂去砖面浮尘,露出半枚孩童掌印,"这是我三叔六岁那年按的。当年为护这面墙,他挨了造反派三皮带。"她转头望向庭院里疯长的野枸杞,"有些东西,不是钱能衡量的。"

日头西斜时,争执声惊飞了檐下麻雀。秦霞攥着半截铅笔在图纸上划出凌厉的线:"排水管必须走地下!您要把PVC管明晃晃架在梁上,不如给我祖宅穿条的确良裤衩!"

"胡闹!"老周摔了测绘仪,"你这既要保留卯榫结构,又要暗埋现代管线,当我是鲁班再世?"

"鲁班算什么?"秦霞忽然狡黠一笑,从帆布包掏出本泛黄的书,"1958年清华大学出的《古建筑力学分析》,第76页有暗槽埋管案例——周工您该不会没看过吧?"

暮色漫进堂屋时,秦霞正蹲在门槛啃冷馒头。身后忽然传来窸窣响动,婆婆抱着棉袄站在廊下,脚边竹篮里盛着热腾腾的葱油饼。

"妈?"她慌忙起身,馒头渣扑簌簌往下掉。

老人别过脸把篮子往前推了推:"你爹...你公公留下的瓦当,在地窖第三个坛子里。"枯皱的手忽然按住设计图某处,"西厢房窗棂的缠枝莲,得照着光绪年的花样刻。"

秦霞愣怔间,婆婆己经转身没入暮色。月光爬上残缺的滴水瓦,照亮她方才按着的位置——那是设计图上唯一用朱笔标注的:传家木雕所在处。

当夜,二十个青壮举着马灯清理瓦砾。秦霞突然喝住众人,颤抖着扒开碎砖下的陶罐。半罐泡烂的粮票间,躺着枚生锈的顶针,内侧刻着极小的小楷:秦周氏,庚午年嫁。

一天,天气愈发寒冷,秦霞正蹲在李家老宅的断墙根下,竹尺贴着青砖一寸寸丈量。碎冰碴子从茅草屋檐往下掉,正巧砸进她后脖颈,冻得人一激灵

"这房梁少说被白蚁蛀了三十年。"李通举着煤油灯从里屋钻出来,灯影晃过横梁上密密麻麻的孔洞,惊起几只越冬的麻雀。

秦霞哈着白气在笔记本上画圈:"得用硫磺熏三天,再拿桐油拌石灰补缝。不过——"笔尖在"东厢房"三个字上重重一戳,"这间得整个掀了重盖。"

"你当是搭积木呢?"李通他爹李老栓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锅敲得青石板当当响,"这宅子光绪年间建的,你太爷爷那辈......"

"所以您才咳了整冬不是?"秦霞截住话头,煤油灯往南墙豁口照去。北风卷着雪粒子灌进来,把李老栓那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吹得鼓成帆,"您摸摸这墙,潮得能拧出水。风湿病再拖两年,开春播种都得让人抬着下地。"

李通憋着笑把图纸展平。泛黄的毛边纸上,铅笔勾勒的立体剖面图惊得李老栓烟杆都掉了——这分明是城里建筑队才有的本事。屋檐飞角的斗拱用红蓝铅笔标着尺寸,天井西周还画着些藤架模样的新鲜物件。

"这叫阳光房。"秦霞指尖点着图纸上的玻璃格子,"冬天晒草药、雨天晾干货,比您拿火盆烘霉味的土法子强百倍。"见老爷子瞪眼,话锋忽转,"西厢给您留着神龛,太奶奶陪嫁的雕花床也原样挪过去,这总成了吧?"

"胡闹!"王主任的搪瓷缸砸在图纸上,震得墙头"农业学大寨"的标语簌簌落灰,"玻璃暖房?你这是搞小资产阶级情调!"

秦霞把合作社证明拍在桌上:"咱们按《农村六十条》搞集体副业,暖房种的是金银花和党参——县医院采购单在这,您要不信,我现在就让赤脚医生来作证。"

眼见王主任噎住,她拎起暖水瓶给人续水:"您上回说公社招待所漏风,我寻思着..."图纸翻到背面的客房设计图,"等开春采石场复工,用青砖砌个带火墙的会议室。玻璃暖房就当试点,成了算您的政绩,不成..."她突然压低声音,"后山那批违规伐木的事,保管烂在我肚子里。"

秦霞抱着一摞旧瓦当跨进祠堂时,正撞见三大爷举着族谱跳脚:"祖宗规制都敢改!这中庭的枯山水......"

"用的是老宅拆下来的碎砖。"她踢开脚边麻袋,青苔斑驳的瓦片哗啦啦倾出来,"您仔细瞅,这块带'李'字的滴水瓦,是不是光绪三十六年老窑烧的?"指尖抚过瓦当上的忍冬纹,"东厢房梁柱蛀得太狠,可这些老物件..."她突然把瓦片贴在三大爷掌心,"您摸,是不是还有太爷爷掌心的温度?"

满祠堂的老辈人红了眼眶。秦霞趁机展开新图纸:原本要拆的影壁改成了砖雕文化墙,碎瓷片拼出"耕读传家"的族训;中庭的枯山水用老磨盘当岛屿,裂了缝的腌菜坛种上忍冬,倒比原先死气沉沉的青石板多了活气。

"宅基房改造申请表在这。"她把钢笔塞给李通,"烦请各位叔伯签个名,开春动工的头炷香..."目光扫过攥着瓦片抹泪的三大爷,"还得劳您来上。"

秦霞蹲在宅基地界碑前,看李通带人清理碎砖。斜刺里突然冲来个戴红袖标的,举着文件大喊:"省文物局来函!这宅子够不上保护级别......"

"劳驾看看这个。"她掏出泛黄的《营造法式》手抄本,内页夹着张民国地契,"七十二年前,李家太爷在这宅子办过扫盲班——"指尖点着契约上的毛笔字,"'凡我族人,皆可在此习字明理',这算不算红色文物?"

趁来人发愣,她转身举起铁锹:"乡亲们,今天咱们不单修房子,更是修条通往好日子的路!等暖房种出药材卖了钱,队里就能买拖拉机!"铁锹入土的闷响惊飞檐下春燕,纷纷扬扬的旧瓦砾堆里,半截带着铜绿的帐钩在阳光下忽闪——那是原主记忆里,母亲生前最爱的妆奁配件。

李通弯腰拾起帐钩,在震天的号子声里握紧秦霞的手。春风掠过新砌的青砖墙,带着忍冬藤的清香,把合作社红旗吹得猎猎作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