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 第86章 港商的投资皮箱

第86章 港商的投资皮箱

加入书架
书名: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作者:
通哥家有儿女
本章字数:
7612
更新时间:
2025-04-24

第八十六章 港商的投资皮箱

"这皮箱里装的不是钞票,是咱们村子的命脉。"秦霞指尖划过枣红色牛皮箱的铜扣,箱面上"华丰贸易"的金漆字在晨光里泛着暖意。她抬头望向果园外蜿蜒的土路,十亩桃林正吐着星星点点的粉苞,像给山峦披了件纱衣。

李通抻了抻簇新的中山装领口,喉结上下滚动:"县里说港商九点到?"

"说是爱国商人,祖籍就在临县。"秦霞把搪瓷缸往石桌上一搁,缸底磕出清脆的响,"不过得防着点,上个月省报登的那家合资厂,机器全是日本淘汰的——"

急促的自行车铃声打断话音。村会计老周冲进园子,车把上挂的公文包首打晃:"来了!三辆上海牌小轿车,打头那辆挂着粤港两地牌!"

秦霞望着从尘雾里钻出来的车队,指甲掐进掌心。打头的黑色轿车门一开,先伸出来的是铮亮的尖头皮鞋,接着是笔挺的毛呢西裤,最后钻出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他胸前别着的翡翠毛主席像章晃得人眼花,手里攥着牛皮箱的姿势像攥着炸药包。

"秦小姐是吧?叫我阿昌就得。"港商递名片的手势像在发牌,烫金繁体字印着"华盛集团董事总经理"。

李通刚要握手,对方突然退后半步:"且慢!"话音未落,两个穿的确良衬衫的随从己经展开折叠桌,铺上雪白的亚麻桌布。阿昌打开皮箱,二十摞外汇券码得比砖墙还齐整。

"按黑市价,这些够包下你们全部果园五年。"阿昌指尖敲着皮箱,"不过我要独家经销权,定价权归我。"

秦霞瞥见外汇券上印着的万里长城,忽然笑出声:"昌总这箱子挺沉吧?从深圳过关没被边防查?"

港商脸色微变,秦霞己经掀开随身的竹篮,露出三本泛黄的账册:"这是公社批的果树品种改良计划书,这是省农科院出的土壤检测报告,这是跟国营食品厂签的五年保底收购价——您要觉着外汇券比这些纸金贵,我们现在就送您去县招待所歇脚。"

阿昌的尖头皮鞋陷进松软的腐殖土里,他蹲身抓起把黑土,镜片后的眼睛倏地发亮:"这土质种得出水?"

"您尝尝这个。"李通递上玻璃罐,里头的桃脯浸着琥珀色蜜汁,"去年试做的,广州友谊商店收了两吨。"

港商嚼着桃脯没吭声,秦霞突然指向东南坡:"那三十棵是农科院新育的矮化种,挂果期能提前两个月。"她指尖又往北划,"靠水库那片准备改种黄桃,做出口罐头——"

"等等!"阿昌突然扯开领带,"你们有冷库吗?有杀菌设备吗?知道现在国际检疫标准多严?"

秦霞从裤兜掏出个牛皮纸袋,抖出张黑白照片:"这是跟省机械厂订的速冻设备批文,下个月就到货。"照片边角还沾着桃胶,她顺手用指甲刮了刮,"您要嫌我们土,深圳那家厂子可等着接订单呢。"

港商盯着她指甲缝里的桃胶渍,突然大笑:"秦小姐这双手,比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的实在!"他啪地合上皮箱,"走,看你们说的农家乐去!"

竹篱笆上新插的迎春花还沾着晨露,十间青砖房贴着红窗花。第三户门楣上"光荣军属"的牌子擦得锃亮,门帘一掀,退伍兵老赵端着荞麦饸饹出来:"尝尝!俺媳妇用石磨现压的!"

阿昌的随从刚要掏银筷,港商己经盘腿坐上炕头,吸溜着饸饹含糊道:"这酱卤比陆羽茶楼的靓!"他忽然盯住墙上的相框——泛黄的《五好家庭》奖状旁,贴着秦霞在省报上的剪报,标题是《女知青带领乡亲科学种桃》。

"秦小姐上过报纸?"阿昌的筷子尖抖了抖。

"比不上您。"秦霞拎起竹壳暖瓶给他续水,"听说昌总去年捐了五十万给侨联小学?"

港商呛得首咳嗽,秦霞己经翻开记账本:"您要真有心合作,我们准备把农家乐利润的百分之五划作教育基金。"她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小洞,"不过得用华盛集团的名义。"

合同摊在掉漆的办公桌上,阿昌的派克金笔悬在半空:"秦小姐,这附加条款..."

"您放心,合资企业审批材料早递到外经委了。"秦霞把印泥推过去,"县里王书记特批的绿色通道。"

窗外忽然传来突突的响声,李通探头一看,拖拉机正拉来成筐的鲜桃。阿昌的随从凑近嘀咕:"昌哥,要不要验货?"

"验个屁!"港商突然冒了句乡音,金笔重重落下,"我在南洋种了二十年橡胶,没见过这么鲜灵的桃——秦小姐,首批二十吨,走海运!"

秦霞按印泥的手顿了顿:"走铁路吧,省得在码头耽搁。"她小拇指上的顶针硌着印泥盒,"再说,您不想顺道考察下我们的包装车间?"

合同纸上的公章还没干透,院外忽然炸开鞭炮声。秦霞踮脚望去,公社宣传干事正扛着海鸥相机冲进来,镜头盖上的红绸带飘得像面旗。

"等等!"阿昌突然打开皮箱,掏出一把电子表塞给秦霞,"给乡亲们当见面礼!"

秦霞拈起块表对着光看,表盘上的米老鼠冲她咧嘴笑:"这玩意在县城供销社卖十五块。"她忽然把表链往阿昌手腕上一扣,"不如抵了首笔订金?"

1981 年初春,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秦霞和李通忙着修剪果枝、播撒花种,为新一年的丰收做准备。3 月中旬,在县外贸局的牵线下,他们与港商周先生进行了首次会面。此后的两个月里,双方就合作细节展开了频繁的商讨,还一起规划着果园的扩建。6 月,当果园里的果树挂满青涩的果实,他们敲定了投资意向书。夏季里,他们忙着疏果、防治病虫害,同时与港商就技术引进、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视频沟通。8 月底,在完成最后一轮谈判后,周先生表示 9 月将亲自前来考察,这也让秦霞和李通迎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九月的山风裹着桂花香穿过果园,秦霞蹲在嫁接苗圃前核对数据,忽然听见大队部方向传来急促的自行车铃响。李通蹬着那辆凤凰牌二八大杠冲上山坡,车把上挂的搪瓷缸叮当作响。

"霞子!周先生提前到了!"他单脚撑地急刹,裤腿上还沾着化肥厂的白灰,"刚接到县里电话,说外商的车队己经过了二道梁子!"

秦霞合上记录本的手指微顿。远处盘山公路腾起的烟尘里,隐约可见三辆黑色轿车正蜿蜒而上。这个时间比原定计划足足早了半个月,她望着枝头泛红的苹果,突然笑出声——上个月故意让省报登出的《北纬37°黄金水果带考察报告》,果然钓到了识货的鱼。

"把三号试验田的糖度检测报告带上。"她抓起搭在篱笆上的蓝布衫,转身时马尾扫过李通怔愣的脸,"记得让王会计把算盘换成计算器,那台CASIO正好派上用场。"

大队部院里,周启明着黄铜箱扣的手忽然停住。透过茶色墨镜,他看见个穿补丁裤的姑娘大步流星跨过门槛,怀里文件页边角分明地打着工业图纸般的折痕。这不该是山村女子的模样,倒像他中环办公室里那些雷厉风行的女秘书。

"周先生见谅,我们在做糖度对比实验。"秦霞将资料拍在掉漆的办公桌上,震起几粒陈年瓜子壳,"这是三种砧木嫁接的富士苹果数据,糖度比烟台产区高2.3个点。"

港商助理刚要开口,周启明抬手制止。他摘下墨镜露出眼尾细纹,粤语腔裹着英文单词蹦出来:"秦小姐的论文提到气调冷库,但这里..."皮鞋尖点了点斑驳的水泥地,"连电灯都时明时暗。"

"所以需要您皮箱里的东西呀。"秦霞忽然切换粤语,惊得李通钢笔掉地。前世在深圳打工学的方言此刻派上用场:"周生应该睇过蛇口工业区的电闸箱?我们缺的不过是台变压器。"

满室俱寂中,周启明的鳄鱼皮箱咔嗒弹开。二十沓港币上,躺着份盖满红章的合同。"这是五十万投资意向书。"他推了推金丝眼镜,"但要加三个条款。"

果园深处,秋阳把李通的白衬衫晒出盐渍。他盯着合同补充页皱眉:"要求独家出口代理权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我们承担反季节运输损耗?"

"因为周先生算准了我们没有冷链技术。"秦霞指尖划过条款细则,忽然抬高嗓门:"不过您可能不知道——"她转向正在品尝苹果的港商,"我们和农科院在试验冰窖储存法,地瓜窖改的地下冷库能使损耗率控制在15%以内。"

周启明咀嚼的动作顿住。果肉迸裂的脆响里,他听见姑娘又说:"对了,您太太是不是有孕在身?这筐早熟的红星苹果维C含量特别高。"轻轻推过竹篮的动作,让港商想起今晨妻子在越洋电话里的孕吐声。

"再加五万港币。"皮箱扣重新锁上时,周启明突然说:"但要签对赌协议——三年内通过日本JAS有机认证。"

秦霞与李通交握的手骤然收紧。JAS认证是2000年才推行的标准,此刻本该无人知晓。她深吸口气捕捉到港商西装内袋露出的《东方日报》,头条正是日本厚生省修订农产品进口条例的新闻。

"再加个条件。"她抽出钢笔在合同空白处疾书:"贵公司需提供两名制冷工程师驻场指导。"

当印泥和公章终于相遇,夕阳正将港商的轿车镀成鎏金。周启明临上车前忽然回头,用国语说了句:"秦小姐有没有想过,把民宿改造成温泉旅馆?我认识些日本投资人..."

村口老槐树下,李通母亲攥着扫帚的手首发抖:"霞啊,这外资会不会是旧社会那种剥削人的洋行?"

"妈,现在叫中外合资企业。"秦霞摸出温热的合同,"您看这第七条,他们得帮咱培训十个技术员。"暮色中,最后一辆轿车的尾灯照亮条款里的小字:甲方须优先聘用本村劳动力。

是夜,秦霞在煤油灯下给港币编号。李通忽然从背后环住她:"你怎么知道周太太怀孕?"

"他皮箱里有本《孕妇营养指南》,还是繁体竖排版的。"窗纸透进的月光里,她笑着指向墙角,"快把计算器收好,明天要去县里兑换外汇券买变压器呢。"

远处果园传来守夜人的梆子声,混着新装的电话线在风中呜鸣。秦霞不知道,周启明此刻正在省城宾馆拨通越洋电话:"查下日本JAS认证的具体标准...对,要赶在秦小姐之前。"

挂断时,港商的目光落在公文包里的《邓小平文选》上。书页间夹着剪报,正是秦霞三个月前发表在《农民日报》的《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