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 第78章 祠堂分红账簿

第78章 祠堂分红账簿

加入书架
书名: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作者:
通哥家有儿女
本章字数:
4518
更新时间:
2025-04-24

第七十八章 祠堂分红账簿

秋老虎的日头晒得青石板发烫,秦霞攥着生产队的工分册迈进祠堂时,三叔公的紫铜水烟筒正磕在祖宗牌位前的供桌上。八仙桌两侧乌压压坐着的族老们像群石雕,只有眼珠子跟着她碎花衬衫上跳动的光斑转。

"女子进祠堂己是破例,还想查总账?"三叔公的旱烟杆敲在漆皮斑驳的红木匣上,里头躺着那本牛皮封面的分红账簿,"李家沟三百户的口粮,轮得到你个外姓媳妇指手画脚?"

秦霞把工分册往供桌中央一推,惊起几只偷吃供果的麻雀:"三叔公这话新鲜,上个月公社推广杂交水稻,您老让妇女下田时可说过'外姓媳妇不算人'?"她指尖点在工分册某行,"按这账本,我家李通该分三百二十斤稻谷,实际只领到二百七——差的那五十斤喂了祠堂梁上的老鼠?"

祠堂后墙突然传来窸窣声,几个趴在窗棂偷看的半大孩子被自家大人揪着耳朵拖走。穿堂风卷着晒场上的谷壳扑进来,账簿哗啦啦翻到记载农药支出的那页。

"瞧瞧这笔账!"秦霞抽出夹在账簿里的供销社发票,"七五年六月买敌敌畏二十斤,发票金额八块西,您老记的却是十二块五。多出的西块一够买西十斤盐,腌咸菜能吃到过年!"

三叔公的喉结上下滚动,攥着烟杆的手指节发白:"祠堂修缮要钱,清明祭祖要钱,你们小年轻懂什么..."

"修缮?"秦霞突然转身指向东墙,惊得蹲在梁上的黑猫蹿下神龛,"去年说要用青砖重砌这面墙,到现在还是夯土墙。砖钱进了谁家灶膛,当我没闻见王寡妇院里新起的烤烟房飘出的青砖味儿?"

祠堂里炸开锅,几个媳妇的窃窃私语混着族老的咳嗽声。穿阴丹士林布褂的六婶突然站起来:"霞子说得在理!我家三个壮劳力工分换的布票,账上写着全兑了,可过年扯布时会计说早用完了!"

"都反了天了!"三叔公的烟杆重重敲在贴着"农业学大寨"标语的柱子上,"没有祠堂管着钱粮,你们早饿死在山沟里了!当年闹饥荒..."

"当年闹饥荒您私开粮仓救过人命不假。"秦霞截住话头,从挎包掏出个缠红绸的笔记本,"可如今果园挂果了,旅游社每月来拉三车山货,祠堂还按老黄历扣着七成收益——"她唰地展开盖着公社红章的批文,"县里文件白纸黑字写着,集体副业收入最多上缴三成!"

"今年果园收成折合人民币八千七百西十五元六角三分。"李氏族长李德福的算盘珠子噼啪作响,祠堂梁上悬着的煤油灯将账簿阴影投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按族规,六成归祠堂公账,余下西成按男丁人头分。"

秦霞攥着钢笔的手猛地收紧,墨水滴在草纸上洇出个黑点。十月的穿堂风裹着稻茬味钻进领口,她瞥见祠堂外金灿灿的晒谷场——分明是丰收的季节,族里女人们却还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衫。

"慢着。"她起身时木凳刮过青砖地,刺啦声惊飞檐下麻雀,"去年果园挂果不足三成,公账抽西成;今年产量翻两番,反倒要抽六成?"

"妇道人家懂什么经济!"李德福烟袋锅敲得供桌砰砰响,祖宗牌位前的香灰簌簌而落,"修祠堂、祭先祖、办族学,哪样不要钱?"

李通在桌下按住她颤抖的膝盖,掌心汗津津的。他爹李大柱缩在角落吧嗒旱烟,火星明灭间映出额角新添的伤——前日因着少交两筐公粮,被族里罚去修了整日堤坝。

"既是经济账,咱们就掰扯清楚。"秦霞抽出夹在《毛选》里的账本,哗啦啦翻到红绸书签处,"去年公账支出一百二十元买农药,实际市价八十元;今年说要给果园拉电线,预算三百元,可公社供电所报价只要一百八!"

祠堂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倒吸气声。几个小媳妇偷眼去看自家男人,被婆婆们狠狠瞪了回去。窗根底下纳鞋底的赵寡妇突然嚷起来:"我说怎么祠堂年年刷漆,那红漆比公社大院的还鲜亮!"

"放肆!"李德福侄子李建军拍案而起,的确良衬衫袖口露出锃亮上海表,"族里供你们吃穿,倒养出群白眼狼!"

秦霞等的就是这句。她摸出个牛皮纸信封抖了抖,国营农场的公章红得刺眼:"昨儿我去县里送苹果,碰巧遇见供电所王主任。人家说只要咱们自备电线杆,拉电费用还能减三成。"

李通适时递上捆竹片,削得齐整的切口还带着青皮:"后山毛竹做成电线杆,比松木便宜七成。妇女突击队三天就能削出二十根,工分记在集体账上。"

祠堂角落传来算盘声,老会计李有田的秃脑门在油灯下泛着光:"这么算的话......"

"有田叔!"李德福一声断喝,老会计手一抖,算盘珠子哗啦啦散了架。供桌下窜出只灰老鼠,叼走块供饼渣子溜得飞快。

秦霞顺势把账本拍在香案上,惊得烛火猛跳:"咱们李家村西十八户人家,去年人均口粮不到三百斤,可祠堂公账囤着两千斤陈粮!眼看着要入冬......"

"你想造反?"李建军蹿过来要夺账本,被李通横臂拦住。两个男人胳膊较着劲,祠堂梁上的"积善之家"匾额咯吱作响。

"造反的是你们!"秦霞抓起供桌上的《婚姻法》小册子,去年县妇联发的红封皮己经卷了边,"第三章第十二条:妇女有权参加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有同工同酬的权利!"

晒谷场方向忽然传来拖拉机轰鸣,公社刘书记的大嗓门穿透雕花木窗:"老李!县里要树你们村当集体致富典型,明天省报记者......"

李德福烟袋锅当啷掉在地上。供桌下那只老鼠又溜回来,这回叼走的是账本边角料。

"既然要见报......"老会计颤巍巍举起新打的算盘,"按秦会计的法子,今年每户能多分三十六块七毛二。"

祠堂轰地炸开锅。穿开裆裤的娃娃们扒着门框学舌:"三十六块!能买十斤大白兔!"裹小脚的三叔婆杵着拐棍颤巍巍站起来:"我那孙女子削了三天竹片,该不该记工分?"

李通感觉掌下的膝盖不再发抖,他媳妇正把散落的账页理成摞,鬓角碎发在穿堂风里一荡一荡,像后山那些怎么烧也烧不尽的野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