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从鹰派军舰设计师开始
海军:从鹰派军舰设计师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海军:从鹰派军舰设计师开始 > 第23章 有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23章 有风起于青萍之末

加入书架
书名:
海军:从鹰派军舰设计师开始
作者:
飞行团长
本章字数:
6214
更新时间:
2024-10-10

1970年3月2日,辽城重工工厂正式宣布与018四道河子军工矿区展开战略级合作,签署合约,同时扩大工厂和矿区规模,辽城军办处和辽城官方亲自负责该项目筹建,未来将主生产军工产业设备链。

3号,辽城官方市委公布,建国后辽城第一所化学研究院,代号【027化学工程研究院】正式成立,将和海事军事学院为全面合作关系,孙少泉教授担任该研究院副院长,赵汝彬担任该研究院漆料研究生产主任。

4号,海事军事学校楚潇潇担任海事学院新专业【设计专业】专业副主任,未来该学院将增设设计学,焊接学,减摇鳍学,动力学等多个专业。

5号,海事军事学校刘忠实担任辽城重工生产技术顾问。

6号,海事军事学院雷川正式担任重工国营工厂技术负责部长。

7号,辽城造船厂正式更名辽城重工造船业国营工厂,将与军方全面合作,其中焊接部门负责人汤儒龙成为新焊接工厂总负责人,同时兼任海事军事学院焊接专业教导师。

三月刚开始这一周内,几乎一天一个消息,大部分民众不在意这种消息,认为没什么,但辽城火炮研究所,军工基地,生产研究院等技术人员都预感到了巨变。

辽城这是打算要发展海洋军工!

要知道想要发展大型项目必须是上面和当地投钱,至于海军这种极其耗费时间,金钱,才能看到成果的项目,很少有城市敢大刀阔斧的进行投资。

因为压力太大。

海军是一个体系,涵盖一个规模!

海军军工背后更是几十个配套技术单位,几千个工厂,工人更是十几万人,乃至是更多,至于机械设备更是数不胜数,涵盖轻重工业尖端。

所有说海军投资规模极大,很少有城市敢下注,因为眼前是经济发展,贸易工厂等等,但辽城第一波有了这种行为,让一些化肥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意识到了,海军军工要开始了。

这是谁提议的,这么有资格!

如今051驱逐舰备受期待,可以说成为了海军主流军工。

但谁也没想到,居然还有专项资金投资其他海军军工,可想而知该军舰的重要性。

——

辽城火炮研究院院长孙强军看着众人,基本上在场科研人员都是好奇眼神:“不准问,不准说,自已知道就行。”

“辽城未来前途会很好。”

孙强军就丢下这句话,让其他人陷入思考,很快有人想到了海事军事学校,但有人诧异反驳认为不可能,一群学生怎么可能惊动上面大佬。

就算是有新材料新产品的成绩,也不可能惊动这种投资。

孙强军看着众人讨论,眼神带着笑容,他有预感,可能第一艘航母会以辽城来命名。

“绝对不可能是海事学院,他们还没这个能力获得海军军工方向的扶持。”火炮研究院副院长都在质疑。

孙强军笑得更欢了,他没有告诉众人,这次是全州炮兵岸防部队和南海舰队,还有051总设计师和副设计师,还有南方材料学一些学术代表进行了联合提议,着重夸赞了辽城海事学院。

钛钢板,焊缝模型、螺旋桨改进,051驱逐舰新型拖曳声呐技术,船业除锈学,减摇鳍等,这些在南方学术界引起了震撼级的讨论。

不知道多少家军事院校想特招魏阳国,还有一所所陆军,海军空军背后的军工研究单位都翘首以待,准备特招魏阳国。

于是上面决定让辽城成为军工试点,试试看能否推动海军。

魏小子了不得啊。

孙强军感叹,这一周辽城广播和收音机汇报了很多海事学院的学生,唯独没有汇报魏阳国!

为什么?

这说明他的身份开始被保护起来了,身份地位等一切开始处于保护状态,如果再进一步,他的一切身份,一切身份牌,一切资料都将消失,彻底成为国之大者!

想到这,孙强军都羡慕,他干了这么多年军工研究,都没能混到开始被保护的地位。

.........

魏阳国发现周围人开始变了,院校里卫兵多了起来,并且他每次出去身后必须跟随四名战士,其他同学身后跟随两名。

船舶专业2班成为了该院校传说级的班,很多新生都专门前来就为了看看班内到底什么人。

魏阳国此时神情凝重,他在船坞,一众同学也在船坞。

在船坞前站着一个老外,教授孙少泉站在旁边介绍:“昔日苏联帮助我们工业时,盖恩诺夫来了,后来盖恩诺夫同志留在了当地,娶妻生子,他是船舶整体研究学设计师,尼亚级扫雷艇曾经属于他的设计。”孙少泉介绍。

显然这是一个军舰学方面大佬,是孙少泉请来的帮手。

尼亚”级扫雷艇魏阳国有过耳闻,苏联曾经多次出售该军舰于越南,这是一种很棘手的军舰,性能普通,但作战狠辣,经常性布置水雷场,形成区域性爆炸。

盖恩诺夫四十五岁,俄罗斯族人,如今属于中国公民,他有些皱眉嫌弃看着简陋无比的船坞,在他的心目中,苏联的船坞才是最神圣的, 能够轻松制造上万吨排水的大型军舰。

眼前这种小型船坞让他没有激情,不想参与这种闹剧一样的设计中。

“我需要去重工厂查看。”盖恩诺夫言简意赅。

一行人抵达重工厂,盖恩诺夫敲打液压机看着上面俄文,摇着头:“这是苏联第一代液压机,已经落后了。”

随后抵达化学研究院,望着简陋近乎于残破的研究院,盖恩诺夫不想继续前进了,他看着众人很复杂,类似怜悯的看着众人:“你们知道什么叫军舰吗?”

“我只想参与051驱逐舰的设计,至于你们070巡逻舰我不想参与,你们什么都没有。”

盖恩诺夫失望的指着周围,他觉得这是在浪费自已一生所学,他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放在其他军舰上:“你们闭塞的连电话都没有。”

“你们的重工车间破败不堪,有很多还是日本遗留机械。”

“你们的化学研究院更像是乞丐玩耍武术的地方,连大的落地窗和化学器材都不健全。”

“你们甚至没有一整套配套体系。”

盖恩诺夫忽然起身,他朝着众人鞠躬:“很抱歉,我之前对你们满怀希望,我以为你们有配套哪怕简陋的工厂体系,但你们没有。”

“051驱逐舰也需要我,所有我选择去帮助他们。”盖恩诺夫很平静,他不是奚落,而是单纯觉得这里没希望。

副班长刘忠实想发火,但只能无奈叹气,这是事实。

中国的军舰体系太难了,之前举国之力只建设了一条南方的051驱逐军舰,设计地点主要在上海,广州等地域。

东北目前还没有一条海军军工体系。

魏阳国平静走出来,他很绅士,和盖恩诺夫握手,两个人都是衣冠楚楚的学者 ,彼此对望,更像是对峙。

盖恩诺夫代表苏联重工业体系下造就的尖端学者,拥有工业般的思维和执行力,只相信全套体系带来的力量。

魏阳国代表零基础,依靠信念和一点一滴铸就科技树的贫瘠军工人群,他们物资破旧,知识缺乏,但目光的中坚定能刺裂一切阻碍物。

这是两种军工人群,注定水火不相容。

“盖恩诺夫同志,在未来你会看到070巡逻舰出世的。”魏阳国没撂下狠话,这是弱者行为,他需要用实际成果证明,没有物资没有设备,依靠我们,一点一滴,用力量,用脑袋,用一切,一样会走出一条崭新海洋军工之路。

“以后见。”盖恩诺夫平静点头,他离开时至始至终都没有触碰新型军舰一点。

外面天气寒风呼啸,压的屋内的众人彷佛喘不上气....副班长刘忠实狠狠砸拳,这群老外总是这样,认为什么都有才能建设。

但什么都有是需要时间和建设的。

女同学楚潇潇低着头,其他人或多或少也是茫然,这种奚落很摧残自信, 他们引以为傲的产业链在其他人眼中什么都不是。

教授孙少泉有些无奈,他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也没想到苏联军工学者这么傲慢偏见。

“同志们!”

“我们多沮丧一秒,敌人就会开心一秒!”

“把眼泪收起来,把委屈砸碎,朝着希望前进!”

“没有苏联人辅助军舰上层结构拼装,我们一样能做到,我们会做的更好。”

这一刻魏阳国仰天大吼,他总是这样,在其他人萎靡时,他是第一个最快充满斗志的人。

“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他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

这一刻,其余同学纷纷起身,有人擦去了泪水拿起来扳手,拿起了拼装工具,拿着图纸,上车,朝着船坞走去,开始军舰上层结构拼装....

所有人都大声喊着:

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他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

这句话背后是无数矿业人员入西北,进沙漠,迈学院,踏密林寻找矿产物质,是科研军工人员昼夜不休攻克一个个问题,是国民勒紧裤腰带支持国防海陆空全方面建设......

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