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璃听着沈氏的这句话,有些微怔,林远道?谁啊?她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就是原著中围绕着主角展开的角色清楚了解一些,其余的便不知道了。
反观其它人在听见这个名字后皆是眼中惊讶,似乎这个人了不得。
姜璃看向萧远山,萧远山看了一眼姜璃,大约是察觉到姜璃对此并不清楚,他推着轮椅向前。
“可是那位两袖清风,刚正不阿,曾凭一已之力铲除朝堂奸佞贪腐,门下授业两位学生都位极人臣的赵远道赵大人?”萧远山开口。
“对,就是这位赵大人,要不是他当初大力查贪腐,带着手底下的学生除了不少贪官,一时之间贪官人人自危,龟缩老实了起来,我们百姓哪里有现在的好日子。”沈氏开口,她说着又是叹息一声。
“只是说来也甚是可惜,这世道好人总是不长命的,赵大人门下的那两位学生,在这几年间先后遭遇了不测,一位是得了急病,医治不及去世,另一位则是在归家途中,遭遇了山匪截杀,等寻回的时候只得尸骨。”沈氏开口,声音中满是惋惜。
“赵老是我们山水县人士,如今赵大人告老还乡重回了山水县,偶尔会去学堂去给学堂的学生讲课授业,但多数的时候都是在家中养病。”沈氏开口,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
“我们沈家与赵大人曾有故交,当初我和夫君曾经登门拜访,想要请求赵老能将我家二郎收下,但是赵大人给拒绝了,说我家二郎不擅此道,学业不会有所成,不如专心浸淫商贾之道。”
“姜娘子若是想,我可代为引荐,只是赵老会不会愿意收下学生,就……”
沈氏开口,她说着看向了姜璃,等待姜璃的回答。
“那就麻烦沈夫人了。”姜璃开口,算是回应。
“好说好说。”沈氏开口,她点点头,对着姜璃说了个大概的时辰,让姜璃到时候带上萧远山和她一同去拜见赵远道。
“你成为了赵老的学生,将来的路肯定也许会好走很多。”姜璃看向萧远山开口,她不知道原著中,萧远山是怎样一步步走过去的,但是现在她在的话,自然是希望萧远山能少受一些磋磨。
这赵远道门下的那两位学生肯定不是意外死亡,而是被迫的意外死亡,刚正不阿,不同流合污在朝堂是异类,异类就会被某些人排除异已。
如若能成为赵远道的学生,定然少不了被人针对,但是这年头想萧远山死的人挺多,萧远山也本来就是所有人眼中的异类,倒是不怕,反倒是赵远道学生的这个身份能成为萧远山的助力。
有人排除异已,不容赵远道,那自然也会有不少同僚敬佩拥护他。
“嫂嫂总是对我格外的信任。”萧远山听着姜璃的这句话,开口,声音中带着点儿让人捉摸不定的语气,抬眸看向姜璃。
这个人总是异常笃定他能做到任何事情,似乎比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甚至比他自已还要相信他。
姜璃听着萧远山的这句话,也不尴尬,只是微微俯身,与萧远山视线平齐凝视着他,眼尾往上微微翘着,带着笑。
“我本就是贪慕虚荣之辈,自然对你的期望是极高的,你若将来成就不高,我现在的辛苦岂不是都白费了,这买卖就不划算了。”
“所以,你会叫我的期望落空吗。”
姜璃注视着萧远山询问道。
她原本就生的一副好看的皮囊,如今笑吟吟的样子,格外的引人注目,像一副色彩浓烈的画,只看一眼就很难移开视线。
萧远山偏开头,略过姜璃的视线,什么话也都不说,只是默默的操纵着轮椅离开。
“……”姜璃。
好像一个不小心逗过头了。
……
等到和沈氏约好的时间,姜璃和萧远山直接上了沈氏的马车,马车一路朝着了山水县的尾部驶进,那块地方多数都是田地,地里种满了庄稼,这个点不少人在田地里忙活,穿着也基本都是粗衣麻布。
马车一出现,立马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田地里正在干活的孩童抬头看了一眼马车,立马就朝着了一个白发老者的方向跑去。
“赵老,又有人来找您了。”那孩童声音稚嫩,指了指马车的方向。
他们这里并不富饶,住在这块的多数都是以种田为生的猎户和农户,平日里鲜少有人会来这里,最近去总是有人架着马车来这里拜访,目的基本上都是找的赵老。
被孩童称之为赵老的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农户似的,身上穿着粗衣麻布,裤脚微微的挽起,头上戴着个斗笠,双手沾满了泥浆,一只手拿着秧苗插下。
他看起来年纪挺大,双鬓泛白,只是腰背依旧挺的很直,脸上有些疲态,听言,他看了一眼来的马车,从田地中起身。
“就是那里,那就是赵老的住的地方,近日不少人来拜访赵老,赵老几乎都闭门谢客了,不过姜娘子您放心,我们肯定能见着。”沈氏开口,说罢先行下了马车。
马车停在了一户小房子前,房子看起来很是简陋,外面的篱笆简单的用树枝围了一圈,成了个小院子,里面也甚至为空旷,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
姜璃看向院子中央,院子中央站的老者应该就是赵远道,他院门敞开,俨然就像沈氏说的,是愿意见他们的。
“赵伯父。”沈氏下来马车,冲着赵远道开口。
“上次我跟您提过,二郎身患怪病,找了很多大夫都无法医治,我这个当娘的只能眼睁睁的瞧着二郎卧床不起,消瘦下去,但好在,这位姜娘子精通医术,懂得医治这个怪病,救了我家二郎。”沈氏开口。
她说话也是极懂得技巧的,说着话锋一转。
“您可知道这位姜娘子是如何行医救人的?”
赵远道瞧着沈氏神秘兮兮的样子,看了一眼姜璃还有待在姜璃身边的萧远道。
“行医救人无非就是施针或者施药,或者那种传闻中的用蛊的医治之法。”赵远道回答。
除此之外,并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