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日光透过斑驳的窗棂,宛如细碎的金沙,洒落在学堂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黄的光影。
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好似在时光的长河中舞动,又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讲台上的云辰和云苒,稚嫩的身姿却显得无比挺拔,神情肃穆,他们并没有如往常般讲述清朝对华夏的血腥屠杀,而是将话题转向了更为隐蔽却同样危害深远的文化高压政策。
云辰虽年龄尚小,声音稚嫩却有力,仿佛从历史的深处传来:“同学们,上午我们目睹了清朝血腥屠杀的残暴,之后你们的史学老师会为你们详细讲述这段历史,而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其更为隐蔽却同样危害深远的文化高压政策上,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其目的是从根本上磨灭我们的民族精神,摧毁我们的文化根基。”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每一位学子,继续说道:“满清入关后,为了巩固其统治,他们便开始了一场对华夏文化的‘围剿’,首当其冲的,便是臭名昭著的剃发易服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华夏民族千年传承的观念。然而清朝统治者却强制推行剃发令,以一种野蛮的方式,强迫汉族人民改变自己的传统服饰和发型,公然宣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满清的金钱鼠辫有多难看与怪异,大家有目共睹,这不仅仅是外在形象的改变,更是对我们民族尊严的肆意践踏,是他们妄图从根本上磨灭我们民族意识的险恶手段,是对我们文化传承的强行剥夺。”
台下一位学子忍不住站起身发问:“为什么剃发令现在还在实行,常言都说民心不可违,难道当时没人反抗吗?”
云苒闻言,神色悲愤,沉痛的说道:“当然有!无数仁人志士满腔热血的奋起抗争,他们不惜以死明志,只为捍卫民族尊严,但换来的却是那些懦弱无比的‘世家子弟’的公然背叛和清军更加残酷的镇压。
还记得上午讲得江阴八十一天吗?江阴人民的反抗结果便是典型,他们在阎应元等将领的带领下,坚守城池八十一天,喊出‘头可断,发决不可剃’的誓言。”
云苒的声音略微颤抖,仿佛在压抑着内心的悲痛与愤怒:“然而最终,城破之日,清军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一日,江阴城内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昔日繁华的城池沦为人间地狱,全城百姓几乎惨遭屠戮,仅有五十三人幸免于难。这是我们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是刻在我们灵魂深处的耻辱印记。”
云苒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目光坚定地望向台下的学子们,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学们,同志们,现在我教给你们一个道理——真理是打出来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只有当你自身实力足够强大了,别人才会愿意好好听你讲道理。
我们华夏大地,历来便是耕战之国,农耕文明孕育了我们勤劳善良的民族性格,滋养了我们的民族;而尚武精神,则如同一把坚韧的利剑,捍卫着我们的尊严与荣耀。
先辈们凭借着勤劳与勇敢,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他们开疆拓土,保家卫国,为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财富。
望诸位莫忘先祖荣耀和历史伤痛,铭记我们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