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想到自已追求长生多年,一直不得其法,唯有将希望交付于那群方士老道之手,他对那群方士不好吗?
只要忠心为他炼制丹药,他们所想要的,高官厚?也好,荣华富贵也罢,他都可以给,可没想到,他一片诚心,换来的竟然是如此下场。
丹药有毒,毒素已日渐沉入他的身体,始皇突然想到了什么,眸子一沉,扫过安芷和扶苏,这年头,想要杀他的人太多了,能把手伸进咸阳宫里的,可不多啊。
如丞相所说,那丹药是个大夫就能看出来是否有问题,他的咸阳宫里养的是全天下最好的御医,竟然没有一个人告诉他这仙丹有毒的.
由此可见,他统领下的咸阳宫,早已被那些潜藏在暗里的杂碎,给捅成了筛子。
一想到这里,始皇彻底坐不住了,带着扶苏等人,便直接匆匆离开,蒙恬因为捉拿方士,已提前离开,此时守卫始皇的是他的专卫人马,黑冰卫。
安芷:……也不枉她故意告病,在家里大睡了几天,将始皇给引过来了。
经她这么一提点,始皇想必不会再吃什么仙丹了。
他体内已经聚集的毒素,她倒是有清毒丹可以帮忙,但如此一来,反而不好解释她的丹药从何而来,这就整复杂了,倒不如顺其自然。
只要先停了继续服毒,体内的毒多吃些新鲜的蔬菜牛乳之类,应该就可以帮助排出。
按照原主的委托,始皇身体康健是任务一,如今断了丹药,再稍加调理,每天早睡早起,勤加锻炼,应该就能避过早死的结局。
说的倒是轻松,就凭始皇那巨大无比的工作量,天天熬夜到凌晨的作息,能调整才怪了。
雄主就是雄主,不是她这种小人物可比的,明明已经那么优秀,偏偏还要如此努力,真他娘的太卷了。
据说他每天要批阅奏折,重量高达一百二十斤,一百二十斤啊,安芷光是想像了一番,就已经觉得头皮发麻,她已经无法想像一百二十斤的奏折里包含多少字,一想到原身如今丞相的地位,干的活也不比始皇少,安芷就禁不住的瑟瑟发抖。
不能卷,绝对不能卷。
不加班,绝对不加班。
看着始皇刚刚命人送过来的三大车的待处理竹简,安芷欲哭无泪,不行,必须得给自已找几个帮手才行。
她突然想起,在原有的历史走向中,刘邦灭了大秦,开创大汉朝,手下人才济济,最出名的便是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
这谋圣张良有治国之才,但与始皇之间是灭国之恨,他是绝不可能会在一个灭了他国家的秦始皇手下做官,但萧何与韩信,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安芷叫来属下,分成两拨,一拨去沛县寻找几个人,一个叫萧何,一个叫曹参,另一拨去淮阴找一个叫韩信的少年。
安芷特别嘱咐,要以丞相的名义,征召他们来咸阳做官,这些人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绝不可怠慢。
沛县,县衙。
萧何此时,还在沛县的衙门里做一个主吏掾,算是县令手下比较得利的下手,曹参和他一样,在衙门里做狱掾,主管刑狱这一块,二人都是大汉朝的开国功臣,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当咸阳来的使者,到达沛县县衙之时,县令一脸谄媚地迎了过来,表达自已对丞相的仰慕之情,待听到使者传令要征僻萧何曹参,入咸阳做官之时,满是笑容的脸,险些就要裂开了。
萧何一脸懵圈,他只是个来看热闹的,听说大秦丞相李斯派了心腹前来纳贤,贤人就在他们沛县,县令大人亲自前来迎接,他作为下属一同过来接待,顺便看个热闹而已。
虽然他也很好奇,能传到丞相李斯耳中的贤名,那位大才得多有本事?但绝对没有想到,丞相大人,派人来招揽的竟然是他自已。
一同懵圈的还有曹参,作为与萧何才能不相上下的存在,在听到丞相要纳萧何入咸阳做官,他心里是有些不服气的,凭什么啊?凭什么他萧何可以得到丞相的认可,他曹参就没有这个机缘?
可是没想到,下一秒,他就听到了自已的名字,曹参,从来都没觉得这个名字会如此的好听,简直要动听到了他的心里,他居然也是在被招揽之列。
两人兴奋且期待,但县令大人就不是那么高兴了,最得利的两个手下,全被挖走了,这以后可怎么办?
最要紧的是,他也想进咸阳城做官,他也想得到丞相的赏识啊,虽然他是萧何曹参的上司,但是丞相,那是所有官员的上司,不是他能反对的大佬级别的人物,尽管他再不舍得,也得赶紧把人准备好了给送过去。
淮阴县,大街上。
一个屠夫挡住了韩信的路,他人高马大,看着很是强壮,对比着韩信的瘦弱,那简直是两个极端一样的存在,那屠夫高昂着脸说道:“韩信,你若有种,就用你手上的刀剑,刺我一剑,你若没种,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说完他叉开了双腿,仿佛是料定了韩信是个没种的男人,虽说是个贵族之后,还配有刀剑,但却是个十足的胆小鬼。
街坊四邻这会儿全都围了上来看热闹,他们用打趣地眼神看着这一场闹剧,没有一个人上前来阻止。
韩信沉默了片刻,直接弯下了身子,双手撑地,想要从前面的屠夫胯下钻过去,不过是丢个脸而已,他韩信又不是丢不起,更何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要跟这种人在这浪费时间。
他正准备往前爬,突然一个锋利的剑从远方飞了过来,正好插在他与屠夫之间的地上,若再往前片刻,插的就是他韩信了。
韩信被这突然出现的剑给吓了一跳,那屠夫更是直接吓得跌坐在了地上,他们朝着剑飞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三个身着甲胄的将士,正策马而来。
那将士停在了韩信的附近,沉声问道:“敢问阁下,可是韩信?”
韩信有些迷茫地回道:“在下确实名叫韩信。”
“你平日里可是喜欢读兵书?”
“你怎么知道?”韩信更诧异了,他们素昧平生,对方怎么这么了解自已,虽然他读的不多,但他确实最喜欢读兵书,平常也会研究一些用兵之道。
“那就没错了,”那将士道,“我奉丞相之命,带韩信入咸阳做官,你赶紧起来,随我一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