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炮灰后,我在古代搞内卷
穿成农家炮灰后,我在古代搞内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成农家炮灰后,我在古代搞内卷 > 第31章 吃不了学习的苦

第31章 吃不了学习的苦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农家炮灰后,我在古代搞内卷
作者:
育心小筑
本章字数:
4570
更新时间:
2025-01-04

方心姝三人看完番薯苗匆匆赶到田头时,大家正围坐一圈,满是疲惫。

“爷爷,这活儿太难了,咱们真的干不来啊!”一个孩子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稚嫩的委屈。

“是啊,爷爷,我们以后一定听话,好不好?”另一个孩子接着恳求。

“对,对,我们一定好好读书,再也不调皮捣蛋了!”孩子们七嘴八舌,仿佛这样就能逃避眼前的苦差事。

“爷爷,您就大发慈悲,饶了我们这次吧?”最小的孩子,声音里已带上了哭腔,让人心生怜悯。

几个孩子显然还没完全搞清楚状况,以为只要跟爷爷撒娇就能解决。

这两天,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日。

方老头闻言,眉头紧锁,却也难掩眼中的慈爱:

“孩子们,这可不成,这是你们太奶奶的决定!”

缓了缓他接着说:“咱们方家人,历来信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尚且不易,更何况是这田间的劳作?记住,人生没有哪条路是轻松的,若吃不了学习的苦,便只能品尝生活的艰辛。”

方老大也在一旁附和:“读书虽枯燥,却胜过这农活的千百倍!”

说完,他大手一挥:“都起来吧!加紧干活!”

众人无奈地站起身,继续投入到这枯燥而又艰辛的劳动中。

有了两位老人的监督,谁也不敢偷懒。

方心姝瞅准时机,悄悄溜开,四处溜达起来。

林间小道上,方心姝惊喜地发现了一片片嫩绿的竹笋和蘑菇。

她心中不禁哼起了小曲:“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她一边哼唱,一边想着这些竹笋若是做成菜肴。

采了些蘑菇竹笋偷偷放空间,就赶紧跑去和大大伙一起回家。

由于方老二受了伤,所以今天由方老四来教大家读书。

除了去做饭的方老太,其他人都齐刷刷地盯着方老四,这让他倍感压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方老四抑扬顿挫地教大家朗读和背诵《三字经》的前十二句。

他反复读了三遍后,就让大家齐读。

可是,《三字经》只买了几本,几个人得看一本书,极不方便。

于是,大家商量着让几个书生赶紧抄书,其他人则练习写前六个字。

每天学五、六十个字,写几个字。

男孩子则需要多学点,因为女孩子们还要学刺绣。

现在大家砍柴和种地很费时间,等熟练了,所费时间短了,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的东西。

吃过午饭,大家又巩固了一会儿学习成果。

然后,方老头带着砍柴的人继续去砍柴。

虽然有了昨天的砍柴经验,但他们看起来还是困难重重。

不过,状况确实比昨天少了不少,所费时间也短了不少。

晚上,大家梳洗过后,都早早地睡下了。

这一天下来,可真是太难了!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每天都早早起床跑步,然后翻地、读书学习、砍柴……

一天比一天难熬,但活却好像一天比一天容易了。

他们对这样的辛劳已经麻木,只是机械地重复着。

仿佛只有学习和睡觉才有片刻的轻松,大家都无比怀念以前的日子。

终于,在两位老人的期盼中,番薯藤长长了。

方心姝宣布可以栽种时,两位老人都激动得不行。

就那么一小块地,居然修剪出了这样多的番薯苗。

方心姝指挥大家规划垄沟。

她用一根细绳作为参照,沿着绳子精心挖出了一条条约六寸深的垄沟。沟与沟之间保持着约九寸的距离。

有人不解地问:“为何要挖垄沟?岂不可惜了这许多地?”

方心姝耐心解释道:“当然是为了便于排水。而且番薯苗会长得很长,这样的间距才能确保番薯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

满怀期待中,方心姝指点着三叔轻轻捏住每株番薯苗的根部,将其植入土壤中,确保根系能够充分展开。

每株苗之间保持约十五厘米的距离,这样既不会过于拥挤影响生长,也不会过于稀疏浪费土地资源。

栽种完毕后,三叔用铲子轻轻覆土,将根系掩埋好。

再用脚踏实土壤,确保番薯苗稳固生长。

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很快就把他们这几天开垦的地种好了。

可是,种完后,看着剩下的番薯苗:“居然还剩下如此之多的番薯苗?这可如何是好啊?”

方心姝看着剩下的番薯苗,也皱了皱眉。

“明日咱们得加快挖垄沟的速度了。”方心姝提议道。

但挖地的效率实在太低,她转而想到:“不如请人来帮忙吧。”

听到这话,方启文也明白请人的必要性,但仍有些顾虑。

他叹了口气,说道:“那要是别人问起来,咱们该怎么回答呢?”

毕竟,自家人都是些不成器的家伙,根本干不了农活。

以前倒没觉着什么,如今想来,着实是自已管教无方。

这一个个后生,既不懂农事,读书又不肯用心,整日里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也难怪去世的老母亲难以安息,要来好好教训这帮子孙一番。

只是这番薯一事,实在不好向他人解释其来历。

倘若已经收获了成品番薯,倒还能谎称是无意间发现这种东西可以食用,故而才拿来种植。

但如今,那些成品番薯早已被他们给煮着吃光了,要想再次收获,娘说要等四个月之后呢!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方心姝忽地问:“大爷爷,我们寻常百姓家可有资格添置仆人?”

她对这方世界的规矩尚不熟悉,不清楚寻常百姓家能不能买仆人。。

方启文答道:“只要有钱,倒也无妨。”

此言一出,方心姝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

她提议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购置几位仆人回来,分担家中琐事。”

方启明闻言,说:“购人自无不可,但你们需铭记,即便是有了帮手,砍柴和农活也是不能免的。你们必须承担些轻便的活计,如修剪秧苗、插秧等。至于那挖土浇水就交由仆从打理。”

他怕孩子们借此罢工,毕竟,若是参加劳动,地下的母亲恐怕也会心生不满,将人领走也未可知。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应允。

这时,一直沉默的大爷爷终于拍板定案:“既如此,那便这么定了!我与老二即刻前往镇上购人。你们几个,用过饭后,速速上山砍柴,不可懈怠!”

想到能早日解决劳力之忧,众人皆是心情愉悦,归心似箭。

一路上,大家哼着小曲儿,脚步轻快。

其中一人还吟诵起了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仿佛成了他们此刻心情的写照。

想到即将有帮手加入,众人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