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充满疑惑和诧异的目光注视下,他艰难的坐下。
他毫不顾忌周围人的看法,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吞咽着桌上的饭菜。
那模样宛如饿虎扑食,几天几夜未曾进食一般,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他实在是饿极了,以至于不管是什么食物,都觉得美味无比。
那饭菜虽简陋,却成了他此刻最珍贵的佳肴。
一旁的方老三满脸狐疑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问道:
“大哥,你这是受啥刺激了?咋吃得这么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的?”
听到这话,方正杨只是淡淡地白了三弟一眼,便又继续低下头,专心致志地大吃特吃起来。
他心中清楚得很,下午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等着他们——上山砍柴。
因此,他必须多吃点儿,以补充体力,迎接即将到来的劳作。
肩膀上传来的疼痛让他瞬间清醒,让他明白:
奶奶说的劳动改造,那真的就是一场身心的改造,是一场痛苦的经历。
他一边吃,一边好心地提醒道:“大家都多吃点儿,下午咱们去砍柴可是个体力活儿,不多补充点能量可不行哟!”
话音未落,方老四便皱起眉头,嘟囔道:
“哎呀妈呀!今天这饭菜咋做得这么难吃呀!这米饭有点焦糊味,这菜也咸得要命,简直没法儿下口嘛!”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饭菜的不满与抱怨。
显然,他对眼前的饭菜极为不满,感觉每一口都像是在完成一项艰难的挑战。
他的眉头紧锁,嘴角微微下撇,仿佛是在诉说着内心的无奈与不满。
方老太不等他吐槽完,突然炸毛了:“不想吃就给我滚蛋!老娘辛辛苦苦给你们做顿饭,你们倒还挑三拣四的!
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怒气与无奈,仿佛是在诉说着自已心中的委屈与不满。
她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怒火,仿佛要将眼前的儿子们吞噬一般。
其实,她自已也心里清楚得很,她都已经有十几年没进过厨房了。
自从大儿媳妇嫁进门后,家里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由大儿媳操持的。
这不,现在她被罚做饭,心里正不痛快呢,老四居然还不给面子地抱怨起来。
她喜欢的儿子又咋样?
不能帮自已解决问题,有啥用。
想到这里,她的心中更加愤懑不平起来。
方老太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啪嗒”一声放下手中的碗筷,作势要起身离开餐桌。
那人的脸上写满了不满与愤怒,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已的抗议。
眼瞅着局面就要失控,方老头终于忍不住发话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都给我老老实实坐好了!谁要是敢不把碗里的饭菜吃完就擅自离桌,看我怎么收拾他!”
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够洞察人心中的一切想法。
原本蠢蠢欲动的众人只得乖乖坐回原位,硬着头皮继续吃那难以下咽的饭菜。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与不满,但却又不敢违抗父亲的命令。
方老头心里都明白得很,下午还要带着这帮家伙去砍柴呢。
如果吃不饱饭哪有力气干活啊?
因此,即便饭菜再难吃,他们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重新坐下来,硬着头皮继续忍受这难以下咽的食物。
方心姝坐在桌边,心中暗自嘀咕:“真是服了,竟然有人能把饭菜做得这般难吃!”
她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与嘲讽。
她明白这场惩罚的源头是因为对大丫一家的不公与欺压。
而现在为了惩这可恶的老太婆,却要让一大家子人跟着受罚。
不过这样也好,就让大家伙儿一起尝尝苦头吧,权当是报了之前他们欺负大丫一家的仇。
好不容易吃完饭后,方心姝赶忙上前搀扶着娘亲回房休息。
毕竟娘亲月份大了,身体可容不得半点闪失。
方心姝的心中充满了对娘亲的敬爱与关怀。
她知道娘亲现在需要的是安静与休息,而不是被这些琐事所打扰。
而且现在大丫如此给力,而娘亲又是值得尊敬的,所以于情于理,自已都必须要对她的安全负责到底才行。
其实早在今天早上的时候,她就悄悄地让家里人都喝了一点灵水。
当然啦,除了自家人以外,其他外人自然是没有这个福气享用的。
再过几天,她打算也给三叔一家人一点这神奇的灵水。
听大丫说,如果不是三叔一家在暗地里教导并帮助她们,恐怕她们几个早就被生活折磨得不形了。
所以说,这份恩情无论如何都是要报答的。
她一直以来都是个爱憎分明的人。
对于仇人,她绝不手软,一定要狠狠报复;
但对于恩人,则必定涌泉相报,绝不含糊。
方老头目光锐利地扫视过餐桌旁的家人,见众人皆已用餐完毕,便霍然起身,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家中的男丁们,速去换上平日的旧衣裳,我们即刻上山砍柴!”
言罢,他又转向一旁的老伴,神色凝重地吩咐,“老婆子,你领着家中的女眷,赶紧缝制几套短打衣裤。上山劳作,短打更为便捷。”
“什么?爹,我们还要去砍柴?”老二与老四闻言,脸上写满了惊愕。
他们难以置信地望着父亲那张紧绷的脸,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玩笑的痕迹,然而,方老头的表情却如同冬日里的寒冰,没有丝毫松动。
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母亲,希望她能够站出来反驳这个决定。
毕竟,平日里母亲连让他们倒洗脚水都舍不得,又怎会同意让他们去干如此粗重的活计?
然而,母亲的反应却让他们彻底失望了。
她只是默默地垂着头,专注地收拾着碗筷,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丈夫的吩咐一般。
她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与顺从,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儿子们: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必须接受的命运。
看到这一幕,老二与老四的心中更加愤懑不平起来。
他们不明白为何父亲要如此狠心地对待他们,不让他们去科考就算了,还要让他们去砍柴,这样奇葩的事情!
他们感到无比的委屈与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对他们充满了敌意与不公。
然而,无论他们心中有多少不满与抱怨,都无法改变这个既定的事实。
他们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命运。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家中、在这个时代里,孝道是最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