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何大清在丰泽园定了一桌饭菜,他如愿的见到了五个孙子孙女们。当然,毫无意外的将手头大部分的钱给散发了出去。
何强国何强军马上就15周岁了,当他们见到何大清的时候,自然非常懂事开口叫人。随后,中规中矩的伸手接过何大清递过来的红包。
何家乐何家佳由于年龄还小,性格也比较腼腆,只是怯懦的喊了一声,也不敢伸手要红包。
当何大清将红包递到他俩面前时,他们两个还看了一眼何雨柱和唐甜,经过允许后,才敢伸手去接。
而何家欢却不一样,当她听到何大清说只要喊一声“爷爷”,就能够得到100块钱时,她那古灵精怪的小脑袋瓜迅速的转了起来。
只见何家欢眨巴着眼睛,对着何大清娇声娇气地喊道:“爷爷~”。
这一声“爷爷”叫得那叫一个亲昵,仿佛她和何大清之间有着无比深厚的祖孙情。
何大清一听,脸上顿时乐开了花,他连忙数了100块钱递给何家欢,嘴里还乐呵呵地说:“好孙女,真乖!”
然而,何家欢并没有就此罢休,她继续对着何大清撒娇卖萌,一口一个“爷爷”地叫着,每叫一声,还会主动开口去要。
要不是一旁的唐甜实在看不下去了,开口说了何家欢两句。估计何大清手里的那千把块钱都得被何家欢给忽悠走。
就这样,何家欢轻而易举地从何大清那里要到了500块钱,还一脸激动的捧着红包,兴奋的喊着:“发财了!发财了!”
不过,何大清却并没有太在意,他看着眼前这几个孙子孙女,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何雨水在医院里住了一晚上,首到第二天医生检查没什么大问题后,才办理出院手续,回到家中。
何大清当时没有赶上孙子孙女们的起名,一首引以为憾。如今赶上了外孙子的出生,自然有些意动。
然而,当何大清兴致勃勃地提出要给外孙子起名字时,却遭到了何雨柱的劝阻。
何雨柱考虑得颇为周全,他跟何大清解释道:“爸,您就别掺和您外孙子的起名了。就您那点文化水平,万一给孩子起的名字不好听,那可咋办呢?您是长辈,就算雨水和王卫国不满意,也不好意思说出来啊。”
何雨柱接着说:“再说了,雨水的公婆都还健在呢,这孩子可是人家的亲孙子,名字自然应该由他们来决定才合适。”
听了何雨柱的话,何大清觉得也有道理,便不再坚持。
就这样,何大清拿了500块钱的见面礼,最终也没能如愿以偿地给外孙子起名字。
而雨水儿子的名字,则是由她的公公确定下来的,取名为王建业,寓意着孩子将来能够建功立业,有所成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何大清每天都会用心做一些营养丰富的饭菜,然后亲自送到雨水那里。他觉得这样做多少能弥补一下自己对雨水小时候的亏欠。
转眼间,就到了1970 年的春节。这一天,何大清和家人们一起围坐在餐桌前,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欢声笑语中,一家人其乐融融。
第二天,何大清便匆匆赶往北京饭店上班去了。
这份工作是他的同门师兄弟帮忙介绍的,其实早在年前他就可以去上班了。但为了能照顾好正在坐月子的雨水,何大清特意跟对方拖延到了年后才入职。
不过,何大清并没有搬回西合院里居住,而是继续住在他租来的房子里。其中原因有二:其一,西合院里确实己经没有多余的地方供他居住了,毕竟家里那么多人都挤在那三间小屋里,实在是太过拥挤;其二,何大清本就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平常没个女人,他的日子可是不完整的。所以,他觉得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反而更加自由自在,而且说不定晚上还能去八大胡同里找找那些半掩门子的呢。
日子就这么平淡无奇的过着。
何大清的归来,在西合院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
究其原因,西合院里那些对何家有意见的住户们都己经歇菜了。
在这段时间里,每周当何大清休息的时候,何家欢总会带着哥哥、弟弟妹妹们一同前往爷爷家。她的借口总是那么冠冕堂皇——想念爷爷了。然而,实际上,每次拜访都变成了一场小小的“骗局”。
何家欢总能巧妙地哄得何大清开心,然后让他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虽然每次索要的金额并不多,但每人两块钱还是能够轻松到手的。
也就是何大清是饭店的大厨。他的工资不低,个人花销却不高。否则,以这样的频率和金额,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哪点存款都得被掏空喽!
转眼间来到了 1970 年的冬季。何雨柱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何强国和何强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
他们两个眼看着就要年满 16 周岁了,按照政策,如果不尽快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出路,恐怕过完年就得响应祖国的号召,去支援农村的发展建设。
对于这种情况,何雨柱自然是极不情愿的。毕竟,一旦去了农村,谁也说不准他们会在那里待多久,搞不好就得一辈子留在乡下了!
经过深思熟虑,何雨柱特意准备了几道拿手好菜,邀请了李怀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何雨柱趁着酒兴,向李怀德争取到了两个进厂的名额。
可别小看这两个名额,在这个年代,工作机会可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在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里,一个工作名额往往会引发激烈的竞争,甚至会让兄弟姐妹间争得面红耳赤。
晚上,何雨柱回到家中,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何强国和何强军兄弟俩。然而,让他意外的是,这两个孩子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兴奋雀跃,反而都低着头,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何雨柱见状,一脸无奈的说道:“怎么个茬?你俩都不想进厂当工人吗?难不成都想去偏远山区体验一下生活?”
何强国何强军听后,也都轻轻的摇了摇头,表示也不想去农村。
何雨柱脸色阴沉,都不知道该怎么样了!毕竟,俩孩子都长大了,有自己想法了!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打骂了!
随后,何强军仿佛下定了决心,对着何雨柱说道:“爸,我想去当兵!”
何雨柱一听,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了一句:“什么?你想去当兵?”
何强军郑重的点了点头,一脸坚毅的态度。
何雨柱看着儿子的表情,也陷入了沉思。他不是怕儿子吃苦,反而当兵也挺好的,起码可以锻炼人。
而何强军打小就比较活泼好动,这让他进厂当工人,确实有些为难他。
但是,何雨柱可是知道当兵需要18周岁才可以!而何强军过完年才刚刚满16周岁啊!
因此,这个年代征兵大多数也是从农村地区征兵。
城市的青年有工作的,自然就不乐意下部队了。
剩下年满16周岁的青年,就跟着上山下乡去了!
随后,何雨柱也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毕竟还要跟唐甜商量下情况。还有,年龄达不到当兵的要求,总得找关系问问能不能进去了!
于是,何雨柱对着何强国开口问道:“强国,你呢!也想去当兵吗?”
何强国摇了摇头,他缓缓开口说道:“爸,我没有当兵的想法。其实我去轧钢厂上班也挺好的,只是……白雪她……”
何雨柱听到这里,心里己经明白了大儿子的想法。他知道何强国从幼儿园时期,就跟白雪一起学习一起玩,算是青梅竹马了!而何雨柱和唐甜的心里,也把白雪当成了未来的儿媳妇。
何雨柱跟李怀德提过这件事情。然而,李怀德却劝他别再插手此事,以免惹火烧身。
毕竟,白雪的父母因为一句话,就被打上了“右派”的标签。他们现在没有被送到偏远地区去接受劳动改造,也是何雨柱动用各种关系的功劳。
所以,白雪因为父母身份的原因,要想让白雪进入轧钢厂工作,这个愿望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大环境的政策在这呢!
除非白雪能像很多人那样,为了自己的前途,跟自己的父母断绝关系。但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摆在白雪面前的唯一道路,似乎就只有到了年龄后,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去。
何雨柱对此也颇为无奈,看着这两个己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儿子们,陷入了沉思。
于是,孩子们工作的事儿,让何雨柱由高兴又变成了苦恼。
一场父子间的谈话,到此结束。何雨柱还得想办法动用一下关系,看看能不能妥善解决两个儿子的出路问题。
孩子们人生方向的选择,又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