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煜雯说:“家里没兔子了,还有两只鹅。”
下午西点,徐波去到镇子,先是在镇上买了些菜,然后在临时车站接到了宋晓婉和赵明程两口子。
赵明程半年前那场车祸差点要了他小命,不过他恢复的倒是挺快,除了腿还有点瘸,身体其他零件己经恢复的七七八八。
二人上车后,宋晓婉笑着跟徐波要喜糖,徐波说喜糖在家里,回家吃。
宋晓婉又说:“哎你们婚礼拍的录像肯定很美吧?等回到家我得看看。”
徐波边开车边回答她:“上次婚礼失败了,录像看不了了。”
“婚礼咋会失败了啊?”宋晓婉疑惑的问。
徐波便把那场婚礼时间跟她简述了一遍。
宋晓婉听后,一阵唏嘘:“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不过这没事的啊,以后再补拍就行。”
回到村时天空己经有了暮色,徐波将车子停下,他提着行李,宋晓婉搀扶着老公往院里走。
刚踏进院门,只见马煜雯和小芽正在抓一只鹅。
那只鹅被逼到墙角时,被小芽扑倒,马煜雯迅速弯腰抓住两只鹅腿,周娜娜拿着录像机在一旁录像,嘴巴里发出哈哈的笑声。
走进院子的宋晓婉跟娜娜打招呼:“周老板,我们回来了。”
周娜娜赶紧把二人让进屋,马煜雯和小芽抓着大鹅进了厨房。
马煜雯拿过菜刀坐在小板凳上,小芽熟练的从旁边拿过一个塑料盆,马煜雯拿着菜刀给鹅放血,血从鹅的脖子上汩汩流进塑料盆里。
小芽瞪着大眼睛看着,马煜雯问她:“害怕不?”
小芽摇摇头,抬手摸了摸自己脖子,说:“小雯阿姨,人的脖子被刀割了,也会死吗?”
马煜雯说:“当然会啊,所以说不能拿着刀割别人的脖子。”
此时宋晓婉从屋外走进来说要帮忙做菜,小雯笑着说:“宋姐回屋歇着吧,我自己做菜就行。”
宋晓婉从墙上摘下一个围裙系在腰间的同时,说了句:“跟姐还客气啥。”
见她执意要帮忙,马煜雯便让小芽回堂屋玩。
小芽点着头,两只小手伸进塑料盆里,沾了满手的血跑了出去。
此时的堂屋里,赵明程坐在沙发上,娜娜和徐波坐在对面,正聊着天。
小芽跑进来后,在周娜娜身后捂住她双眼笑嘻嘻说:“干妈,猜猜我是谁?”
周娜娜感觉小芽的手黏糊糊,便说了句:“别闹,不然打你屁股!”
小芽松开手哈哈笑着跑到院子里,娜娜抬手抹了一把自己的脸,看到手上的血,嗷的一嗓子从马扎上蹦起来。
随后她明白这血是厨房里的,便走出去喊了一嗓子:“小芽,滚过来!”
小芽害怕了,捂着屁股走到周娜娜近前,语气求饶着说:“干妈,不打屁股行不行?”
过了会后,厨房里没有了做菜的声音,宋晓婉端着菜陆续上桌。
这顿饭是为这小两口接风,很是丰盛。
这小两口只是水厂的两个技术员,周娜娜却很是喜欢与欣赏。
一方面她俩是哥哥招来的人才,还有就是羡慕这两口的恩爱。
宋晓婉一张的旺夫脸始终带着笑,结婚三西年,她看老公的眼神,依旧是充满着爱。
娜娜觉得他们彼此是找对了人。
有人说女人的成功是嫁对人,男人的成功是娶对妻,而宋晓婉和赵明程,是少有的良配。
吃完饭聊了会天,众人回屋睡觉,小两口被安排在中间的睡房睡觉。
土炕上是铺着印花的编织席子,宋晓婉铺好被褥,抬手拽着拉灯绳准备熄灯时,却发现席子的一角翘了起来。
她下意识掀开了席子,看到了几张钉起来的纸,是一份体检报告。
她拿起来看,是徐福年之前去医院体检时候带回家的。
宋晓婉将报告重新放回去,恰巧报告翻了过来,报告的背面写着五个字:影碟机里面
看着这五个字,宋晓婉眨巴下眼睛,抬头看向土炕对面的组合衣橱,在组合衣橱中间有个影碟机。
宋晓婉思索几秒去了东屋周娜娜的睡房,敲敲门说:“周姐你出来一下。”
“哎来了。”屋里传出周娜娜声音。
随后房门敞开,披着羽绒服的周娜娜看着宋晓婉,笑了下问:“咋了?是不是套套不够用?”
宋晓婉脸红一下,“不是不是,你瞧瞧这个。”
说着,将体检报告递给她。
娜娜看着背面的字,顿时明白这是徐福年的字迹,便扭头对躺在土炕的徐波说:“快起来,你爹给你留了东西。”
徐波穿衣下炕,找了个螺丝刀,把放在组合厨里的影碟机拆开,打开盖之后,发现里面有一个用报纸包裹着的东西。
徐波把包裹拿出来,打开后,发现是一沓钱,目测有两万多,在钱的下面压着一张信纸。
徐波拿起信纸,上写:儿子,我提前写这封信,是怕有天我突然没了,有些话来不及说,儿子,对你娘好点,我没了你娘肯定会难过一阵子,娜娜这个媳妇你可别辜负她,要不是娜娜,我和你娘这辈子估计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
「还有小芽,这丫头聪明,等她上了学拿了奖状,就去我坟头报个喜,还有翠翠,不管她跟谁结婚,也给我带个信,」
「还有咱家那头牛,它在咱家十多年了,别卖了,卖了也是被人杀了吃肉,就让它留在咱家老死吧。」
……
这封信不长,徐波看完信后,他深吸一口气,把信递给娜娜,转身走出睡房,抓起堂屋茶几上的烟和火机来到了院子。
徐波倚在门框点燃烟,抬头望向天空,或明或暗的星,将整个夜空铺满,夜安静,空气冰凉。
一根烟没抽完,周娜娜走出来,拍拍他肩膀说:“回屋睡觉吧。”
徐波嗯了一声,扔掉烟头回了屋。
…………
次日早晨七点,众人开车穿过铺满阳光的乡间土路来到水厂,刚进办公室,周娜娜手机铃音响起。
拿出手机看了眼,是于晓霞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