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长存
师道长存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师道长存 > 第48章 洼地里的教育新章

第48章 洼地里的教育新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师道长存
作者:
凡客人生
本章字数:
3648
更新时间:
2025-06-15

星禾站在东洼中心教育集团新落成的教学楼顶层,望着操场上嬉笑奔跑的孩子们。远处,金黄的稻田与错落有致的现代化校舍相映成趣,老槐树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教育的传承与变革。此刻,他手中紧握着厚厚的改革方案,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忐忑。

走马上任后,星禾迅速召开了集团全体教师大会。宽敞的会议室里,来自东洼镇各个学校的教师们济济一堂,目光中既有对新校长的期待,也带着些许疑惑。星禾走上讲台,没有华丽的开场白,而是首接展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根据调查,我们镇的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测评中,合格率不足40%,在品德行为综合评价里,优秀率更是低得惊人。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成果!"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共同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星禾深知,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为此,他启动了"青禾教师成长计划"。每周三的下午,集团的教师们都会齐聚在"智慧教研中心",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这里,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分享教书育人的心得,也有年轻教师展示创新的教学方法。黄卫国作为集团教育顾问,经常会来到现场,用自己西十年的教学经验为老师们答疑解惑。他常说:"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只有我们不断进步,才能带着孩子们走得更远。"

在星禾的推动下,集团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开展了跨学科融合教学。例如,在"美丽的东洼"主题课程中,语文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田野,观察自然风光,然后用文字描绘所见所感;美术老师则指导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乡村美景;科学老师讲解植物生长的奥秘;劳动课上,孩子们亲手种植花草树木。这种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品德教育被星禾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他在集团内设立了"德育银行",孩子们每做一件好事、每一次进步,都能获得相应的"德育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书籍、文具,还能换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同时,集团开展了"家风故事分享会",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讲述自家的家风家训,让孩子们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美育方面,星禾充分挖掘东洼镇的乡土文化资源。他组织教师们开发了"洼地里的艺术"系列课程,教孩子们用芦苇编织精美的工艺品,用泥土制作富有乡土气息的陶艺作品,学唱传统的民谣歌曲。在校园里,专门设立了"乡土艺术长廊",展示孩子们的优秀作品。每逢节日,学校还会举办艺术展演,让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

为了加强劳动教育,集团将校园内的一片荒地改造成了"实践农场"。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孩子们在这里播种、浇水、施肥,看着种子发芽、生长、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更懂得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星禾还与当地的农户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农田里体验农事活动,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大自然,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有些家长不理解,认为孩子在学校就应该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参加这些活动是浪费时间。星禾便带着教师们挨家挨户家访,耐心地向家长们解释教育改革的意义。他用实际案例告诉家长:"只有让孩子全面发展,他们未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渐渐地,家长们开始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学校的各项活动。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东洼中心教育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有爱心。在一次全县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比赛中,集团的学生们凭借着独特的创意和出色的动手能力,包揽了多个奖项。他们的作品——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环保小屋",不仅造型精美,还蕴含着环保理念,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星禾的教育改革成果,吸引了众多教育同行前来参观学习。在一次经验交流会上,他深有感触地说:"教育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点燃梦想的火焰。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们提供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夕阳西下,东洼中心教育集团的校园在余晖中显得格外美丽。操场上,孩子们正在排练新的节目;实践农场里,几个孩子蹲在田埂边观察着农作物的生长;艺术长廊里,不时传来赞叹声。星禾站在老槐树下,望着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正在走的这条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在这片洼地上,培育出一片教育的绿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