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惊舒刚刚落座,宴会现场的气氛便热烈起来,各位夫人小姐纷纷起身,依次向长公主献上精心准备的贺礼。
接下来轮到一位身着玫红色衣裙的女子,她身姿婀娜,面容姣好,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见她款款走到长公主面前,微微福身,柔声说道:“公主,这是臣女为您绣的生辰礼,愿公主福泽深厚,岁岁平安。”
原来,这位女子正是礼部尚书的女儿林诗诗。她的声音清脆悦耳。
长公主闻言,淡淡着看向林诗诗,并没有多少期待。毕竟身为长公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只是示意揭示她的礼物。
林诗诗见状,目光看向,站在她身后的的侍女,侍女们心领神会,缓缓地将盖在礼物上的布掀开。
刹那间,一幅精美的刺绣展现在众人眼前。那是一面栩栩如生的慈眉善目的佛祖像,佛祖的面容慈祥而庄严,仿佛正在为面前的人祝寿一般。每一针每一线都绣得极为细腻,色彩搭配也恰到好处,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格外生动。
长公主不禁惊叹出声:“好一幅精美的刺绣!竟然还是一面双面绣。不知是何人绣制,技艺如此高超。”
林诗诗听了长公主的夸奖,心中欢喜,连忙回答道:“回公主,这是臣女花费三个月时间特意为了长公主绣制的。”
说罢,她还特意将自己的手露出来,只见她的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眼,显然是在刺绣过程中付出了不少心血。
长公主的目光落在了她的手指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之意,微笑着对她说道:“你真是有心了。”
林诗诗闻言,心中不禁一喜,连忙躬身施礼,柔声回答道:“谢公主夸奖,这是臣女应该做的。”
长公主微微颔首,继续问道:“你是礼部尚书林尚书之女,那么你叫什么名字?”
林诗诗再次躬身,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公主,臣女名叫林诗诗,家父正是礼部尚书。”
长公主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接着又问:“你可曾婚配?”
林诗诗心中一动,她敏锐地捕捉到了长公主话语中的深意,难不成长公主今日如此高兴,是要为自己指婚不成?想到这里,她的脸上不禁泛起了一抹羞涩的红晕,轻声回答道:“回公主,臣女尚未婚配。”
长公主嘴角微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道:“你这次送来的礼物,本宫很是喜欢。既然如此,本宫便可以满足你一件事情。”说罢,她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林诗诗不必拘谨,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
林诗诗心中非常高兴,自从见过景王殿下,她就对景王一见倾心,只是景王之前身边有孟青洄,之后又有沈惊舒。
她心中暗自思忖着,只要长公主的支持,让她成为景王的侧妃并非难事。毕竟,长公主是景王的长姐。长公主的话在景王面前向来很有话语权。
于是,她鼓起勇气,走到长公主面前,双膝跪地,恳切地说道:“公主殿下,臣女对景王殿下心仪己久,恳请殿下成全,让臣女能够嫁入景王府。”
长公主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冷漠地问道:“你想嫁给景王,可如今景王妃还健在呢?”
林诗诗并没有察觉到长公主话语中的冷淡,反而继续说道:“殿下,景王妃的身体一首不好,病恹恹的,肯定无法好好伺候景王。而臣女身体健康,又精通琴棋书画,定能将景王殿下伺候得无微不至。所以,臣女愿意先做侧妃,等景王妃病逝之后,再……”
“住口!”林诗诗的母亲突然打断了她的话,满脸惊愕和愤怒。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会说出如此愚蠢、没有脑子的话来。
其他人在听到林诗诗得话后都看向景王妃,只是景王妃面色苍白,看不出什么情绪。
其他人都摇摇头不看好景王妃。
长公主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她狠狠地瞪了林诗诗一眼,然后对林夫人说道:“林夫人,你这女儿竟然都能教本宫做事情了。”
林夫人吓得脸色苍白,连忙磕头赔罪道:“殿下恕罪,小女年幼无知,一时口不择言,还望殿下大人有大量,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本宫既然答应你一件事,自然说话算数。”
长公主的目光缓缓地落在了景王妃身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询问之意,“景王妃,对于此事,你有何见解呢?”
景王妃闻言,身体微微一颤,似乎有些紧张,她轻咳了两声,然后柔声说道:“皇姐,我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您也知道,我的身体一向羸弱,平日里连王府的事务都甚少过问,更遑论王爷的事情了。臣妾实在是不敢多嘴替王爷做主。”
沈惊舒心中暗自叹息,她自然明白景王对自己的感情尚未深厚到只钟情于她一人的程度。
这些年来,她和景王的关系看似很好,但实际上到现在与景王之间的关系也还是有名无实。
她也曾好奇过,为何景王在这几年里连个侧妃侍妾都没有纳进门。刚开始,她还曾猜测景王心中是否有一个求而不得的女子,但后来从景王身边的人口中得知,事实并非如此。
这些年她努力让景王喜欢,她也能感受到景王对自己的不同。景王应该也是喜欢她的。
所以现在她更倾向景王他不行。
听到沈惊舒的话,她也知道沈惊舒在景王妃在王府就是一个摆设。
林诗诗得请求她肯定不能答应,这些年母后多次想为言谌多立几位侧妃都让言谌给拒绝。
拒绝的原因她自然很清楚,要是真的背着言谌给她府中栽女人,他回来了不得闹得她鸡犬不宁。
他这个弟弟当初娶沈惊舒也是因为孟青洄成亲生子才心灰意冷同意了。
“你先下去,等你日后成亲时本宫必定给你添妆,林夫人,林小姐年纪不小了,给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