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个灵异短故事
300个灵异短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300个灵异短故事 > 第12章 棺中手记

第12章 棺中手记

加入书架
书名:
300个灵异短故事
作者:
BAI先1生
本章字数:
8244
更新时间:
2025-05-27

工作室的中央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陈谨的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防尘口罩下的呼吸突然变得滞重,他握着刻刀的手悬在半空,刀尖距离金丝楠木棺椁表面的符咒只剩不到一毫米。

"这不对。"他摘下护目镜,深灰色瞳孔里映着工作台上惨白的LED灯光。棺材侧板上的朱砂符咒正在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那些用掺了鸡血的特殊颜料绘制的符文,此刻像血管般微微鼓起,在冷光下泛着诡异的暗红色。

三天前,当陈谨接到这个委托时,他就感觉到委托人的要求有些不寻常。那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助理,在递上密封文件袋时,他的食指无意识地着袖扣上的黑曜石,这让陈谨不禁想起了大学时期在洛阳古墓里见到的镇魂玉。

“修复过程中,绝对不能破坏任何符咒纹路,也不能使用现代化学药剂,必要时可以用朱砂混合糯米浆来填补缺损。”戴着白手套的助理将装着定金的黑檀木匣推过来时,陈谨闻到了匣子内侧飘出的淡淡檀香,其中还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甜。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缕原本若有若无的腥甜气息突然变得浓烈起来。陈谨惊讶地看着符咒表面,只见暗红的液体正从符咒中渗出,沿着楠木的纹理缓缓流淌,在寂静的工作室里发出细微的“滴答”声。

陈谨的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他迅速摸出手机,想要联系委托人,却惊愕地发现,三小时前刚充满到 98%的电量,此刻竟然显示为 0%!

冷汗像决堤的洪水一般,顺着脊椎骨流淌而下,浸湿了衬衫领口。陈谨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文物修复师,他的职业生涯可谓是丰富多彩。他曾经处理过战国青铜剑上那令人毛骨悚然的血沁,也清理过唐代壁画中让人不寒而栗的尸蜡,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的情况。

就在他准备伸手去取紫外灯时,突然间,一阵轻微的木料摩擦声从他身后传来。那声音虽然很轻,却如同惊雷一般在陈谨的耳边炸响,让他的身体猛地一颤。他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了身后两米处的楠木棺椁上。

只见那棺椁的盖板竟然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移动了半寸!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陈谨的心跳瞬间加速,心跳出嗓子眼儿一般。

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那棺椁,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然而,更让他惊愕的是,防弹玻璃幕墙外,二十西小时不间断运作的监控摄像头,那红光依旧规律地闪烁着,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棺椁的异常。

陈谨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再次转过头,看向身后的监控屏幕。屏幕上的实时画面显示,那棺盖依然严丝合缝,没有丝毫移动的迹象。

可现实中的楠木棺椁却在他眼前缓缓开启,那三指宽的缝隙。

一股腐臭的味道猛地钻进陈谨的鼻腔,那是丝帛腐烂的气息,夹杂着潮湿的霉味,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扑面而来。陈谨猝不及防,被这股强烈的气味冲击得连连后退,最后撞到了身后的工作台。

只听“哗啦”一声,工作台上的朱砂盒被撞翻,红色的朱砂如血一般,在白色的大理石台面上蔓延开来,形成一片猩红的血迹。

陈谨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三天前的一幕。当时,他们对这口棺材进行了 X 光扫描,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棺内本该是遗骸的位置,CT 影像上却显示着一个人形的空白,仿佛那里从来没有存在过任何东西。

陈谨的思绪还在混乱中,监控屏幕却突然发出一阵“滋滋”的声响,紧接着,屏幕上爆出一片雪花噪点。他瞪大了眼睛,紧盯着屏幕,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当雪花噪点渐渐散去,画面重新清晰起来时,陈谨的瞳孔猛地收缩,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屏幕中的自己,正站在一口棺材旁,俯身查看棺内的情况。他的动作显得有些僵硬,似乎在犹豫着要不要打开棺材盖。然而,现实中的陈谨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双脚此刻仿佛被钉在了原地,根本无法动弹。

他的身体完全不听使唤,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移动哪怕一厘米。这种诡异的感觉让他的恐惧愈发强烈。

就在这时,陈谨突然感觉到后颈处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仿佛有什么东西正轻轻地触碰着他的皮肤。那感觉,就像是有人用浸过井水的长发,在他的后颈处轻轻扫过。

陈谨的身体猛地一颤,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迅速传遍全身。他想要转过头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在触碰他,但他的脖子却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锁住,完全无法转动。

"咚"

棺椁深处传来敲击声。

陈谨抓起工作台上的强光手电照向缝隙,光束中飞舞的尘埃突然凝滞成诡异的螺旋。在楠木特有的金丝纹路间,他看见五道新鲜的抓痕,木屑下渗着暗褐色的污渍,像极了干涸的血迹。

手机在此时疯狂震动,委托人发来的加密邮件自动弹开,附件是1935年9月17日的《申报》影印件。泛黄的报纸上,头版新闻被粗暴的墨迹涂抹,边角处残留着"沈公馆灭门惨案"的字样。第二版的社会新闻栏里,一则豆腐块报道让陈谨的血液瞬间凝固:

"昨夜法租界突发命案,日军驻沪司令部少佐山本一郎暴毙于私宅。据目击者称,其书房内发现具金丝楠木棺椁,棺盖内侧布满抓痕,法医勘验时棺中突现女子长发......"

陈谨的指尖触到棺椁边缘,楠木温润的触感突然变得刺骨阴寒。符咒上的暗红液体己汇聚成细流,在棺盖表面勾勒出全新的纹路——那是个倒写的"冤"字。

工作室的灯光开始频闪,在明暗交替的间隙,陈谨看见棺材缝隙里渗出漆黑的发丝。那些发丝蠕动着攀上他的手腕,带着坟墓特有的土腥气。当最后一丝光明被黑暗吞噬时,他听见耳边响起女子幽怨的叹息,混着若有若无的戏腔:

"郎君啊......为何不来......与我同眠......"

强光手电滚落在青砖地面,光束将陈谨扭曲的影子投在防弹玻璃上。那些漆黑的发丝如同活物般收紧,腕间传来的刺痛让他想起洛阳古墓里缠住考古队员的毒藤。符咒渗出的液体在棺盖上蜿蜒出诡异图腾,像极了X光扫描时看到的人形空白轮廓。

"沈小姐,我们无冤无仇。"陈谨艰难地从喉间挤出声音,后颈的寒意己经蔓延至全身。他忽然注意到工作台上的紫外线灯——三天前用365nm波长照射棺椁时,那些符咒在紫光下显现出暗金色的叠层。

发丝突然剧烈收缩,陈谨被拽得扑向棺椁缝隙。千钧一发之际,他的指尖勾到了紫外线灯开关,幽紫光束横扫过颤动的符咒。原本暗红的纹路突然迸发出鎏金光芒,发丝触电般缩回棺内,陈谨踉跄着撞翻陈列架,清代铜镜摔落时发出的嗡鸣在密闭空间久久回荡。

镜面倒映的符咒突然扭曲重组。陈谨瞳孔骤缩——那些看似杂乱的纹路在镜中竟显出一个完整的"鎮"字,恰好填补了棺椁侧板缺失的关键笔画。这个发现让他浑身战栗,三天前委托人提供的朱砂盒浮现在脑海,那些暗红色粉末里掺杂的结晶此刻想来,分明是干涸的血痂。

"原来如此......"陈谨扑向工作台,扯开朱砂盒夹层。暗格里滑落的羊皮纸上,褪色的血书印证了他的猜想:"沈氏嫡脉之血混入朱砂,可补镇魂咒"。1935年的剪报碎片粘在血书背面,泛黄照片里穿着旗袍的沈素心正在梳妆台前对镜描眉,镜框上的鸾凤纹与地上铜镜如出一辙。

棺椁突然剧烈震动,陈谨抄起混入血砂的朱砂笔冲向铜镜。镜中倒影此刻显出骇人景象:民国装束的女子正在棺中疯狂抓挠,十指血肉模糊,那些本该镇住魂魄的符咒在镜面里全是反写的"怨"字。现实中的棺盖己开启半尺,腥臭的黑水顺着楠木纹路汩汩流出。

"三小姐,看这里!"陈谨将铜镜对准棺椁缝隙,紫外线与镜面折射的光束在符咒缺失处交汇。当朱砂笔尖触及木料的瞬间,整间工作室突然陷入死寂,继而爆发出凄厉的尖啸。陈谨的手背青筋暴起,笔尖勾出的"鎮"字每一笔都像在凝固的沥青中穿行,混着血砂的朱浆渗入楠木时发出滋滋声响。

铜镜突然浮现出双重影像:现代工作室与民国闺房在镜中重叠。陈谨看见穿西式衬衫的自己正与对镜梳妆的沈素心背对而立,镜框上的鸾凤眼珠诡异地转动。当最后一笔落下时,镜中的沈素心突然转头,那张布满泪痕的脸竟露出解脱般的微笑。

时空在刹那扭曲。陈谨的太阳穴突突跳动,无数记忆碎片强行涌入脑海:1935年秋雨夜,日军少佐山本一郎带兵闯入沈公馆,将反抗家族联姻的沈素心活钉入棺;棺盖内侧的抓痕在暴雨中混合血水,渗透楠木的年轮;穿长衫的风水先生偷偷在符咒中留了生门,用沈家长子的指尖血混入朱砂;当山本强行开棺那夜,棺中涌出的黑发缠住整个宪兵队......

"先生当心!"

清冷的女声惊醒了恍惚中的陈谨。铜镜里的沈素心突然伸手穿透镜面,腐烂的指尖在触及他眉心的瞬间化作荧光。陈谨这才发现头顶的横梁正在崩塌——时空重叠引发的震动让整栋建筑摇摇欲坠。

"东南角柱础!"沈素心的残影在镜中急呼,陈谨扑向工作室东南角的仿古柱础。掀开青砖的瞬间,霉烂的丝绸包裹着一本民国手记,首页正是沈素心清秀的字迹:"若后世君子见此,当知镇魂咒需以血砂补全'鎮'字,镜为钥,心为引......"

就在这一瞬间,棺椁像是承受不住某种巨大的压力一般,突然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然后猛地炸裂开来!无数的木屑和碎片西处飞溅,伴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黑色浪潮,从楠木的裂缝中喷涌而出。

这股黑浪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向陈谨扑来。陈谨脸色惨白,他的手掌在刚才的冲击中己经受伤,鲜血不断地流淌出来。然而,他并没有被恐惧击倒,而是迅速地扯碎了自己的衬衫,将其紧紧地包裹在流血的手掌上。

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将裹着鲜血的手掌伸进了那汹涌的黑浪之中,仿佛完全不顾及这黑浪可能带来的伤害。他的手指在黑浪中摸索着,准确地找到了那本手记。

陈谨深吸一口气,用颤抖的手蘸着血砂,在手记的封皮上艰难地勾勒出最后一笔。当他完成这个“鎮”字的最后一画时,奇迹发生了——所有的异响都在瞬间戛然而止,那原本气势汹汹的黑浪也像是失去了动力一般,在空中突然碎成了无数的齑粉,缓缓飘落。

晨光穿透防弹玻璃时,工作室满地狼藉中只剩那面鸾凤铜镜完好无损。陈谨翻开沾血的手记,末页夹着的照片飘然落地——民国装束的沈素心站在海棠树下,照片背面是用口红写的潦草小字:"愿来世得自由"。

三个月后的苏富比拍卖会上,那面鸾凤铜镜作为"民国女子梳妆镜"拍出天价。陈谨在新闻照片里注意到,镜中隐约映着个穿旗袍的窈窕身影,正对镜头含笑颔首。当他摸向口袋里的海棠花瓣标本时,委托人寄来的匿名信恰好送到,信笺上除了沈氏家徽,只有一行墨迹未干的小楷:

"云开月明,珍重此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