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桐用力闭了闭眼,舌尖药味残存。
用力思索,对了,昨夜听见师父的声音,还有温璟和孩子们的喊声。
林雨桐后知后觉地回过神来,自己昨夜受了风寒,阿璟他这是照顾了自己一夜。
咦!自己的胳膊怎么也伸过去了?
这姿势也太亲密了。
林雨桐小脸腾地绯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胳膊轻抬,缓缓地往回缩。
刚缩一半,一只大手从被子上压了下来,正正的压在她手上。
抬眼见温璟仍闭着眼,她再次用力把手往回抽。
“你醒了?”清润的声音在头顶响起,林雨桐小脸更红了。
她连忙抬头,身子和腿如同触电般地缩了回去。
“阿璟,不好意思,我睡迷糊了,以为身旁还睡着老三。”
“嗯,我知道。”
温璟唇角微扬,侧过身,看着她爆红的小脸,伸手在她额头摸了一下,“没再发热就好。”
“昨夜下雪,外面气温骤降,今儿个你别下楼,多睡一会儿,燕老说你身子太虚弱,得好好养着。”
温璟说着从善如流地坐起身,给林雨桐掖了掖被子才下床。
那动作,仿佛是多年同榻而眠的老夫老妻。
他往炭盆里加了几块炭才离去。
看着离去的人只着了寝衣,林雨桐才意识到昨夜他是多着急地上了阁楼。
“噔噔噔!”
两个小脑袋凑了过来。
“娘,你感觉怎么样?头还疼不?”
“娘,你口渴了没有,大哥己经熬了粥,再过一会儿就熟了。”
看着温时初和温竹满脸担忧,林雨桐伸手摸了摸两人的脑袋。
心中百感交集,“别担心,我好多了,没有头疼,倒是真的口渴了。”
“娘,你等着,我去舀一碗米汤上来。”
温时初刚才见父亲下楼,急着上来看看娘亲,都没来得及端水上来。
片刻后,温时初米汤没端来,倒是端了一碗汤药上来。
他咧嘴笑道:“娘,爹热了汤药,你再喝一碗身体好得更快。”
林雨桐咽了一口唾沫,喉头果然还有异物感。
她坐起身披上夹袄。
“娘,阿竹去给你拿柿饼过来。”温竹迈着小短腿跑下楼。
温时初笑道:“娘,阿竹就跟小馋猫似的,每天都去把柿饼掰一块下来尝一尝。”
林雨桐把碗捧在手里,看着俩孩子跟个贴心小棉袄,心里暖暖的。
她看着温时初道:“他爱吃就让他吃,你也多吃点,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以后长得又高又壮多好。”
“嗯,儿子听娘亲的,我想长爹那么高,高大的个子,坏人看见就惧三分,那样才能保护娘亲和弟弟们。”
温时初提起父亲,眼底满是敬佩。
这一天,外面风雪交加,喂羊和挤奶都是温璟亲力亲为。
从羊棚里出来,他再次感叹林雨桐的聪明睿智。
若没有搭建这羊棚,山羊受不了风雪,定会连夜离开去别的地方找藏身之处。
早饭后,林雨桐精神恢复许多,听着呼啸而过的风声,忍不住从窗缝里往外看去。
鹅毛大雪如柳絮般从天而降,又如芦花似的随风旋转,在空中无数次翻滚后优雅地落向地面。
放眼望去,天地间银装素裹,树枝被积雪压弯了腰,远处的山峦皆被白雪覆盖,如同被撒了一层玉屑琼瑶。
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温暖如春。
要做的事太多,林雨桐舍不得闲着,她把那一张制好的兔皮缝制成一顶兔耳帽。
又把棉布拿来裁剪,缝制成棉衣和斗篷。
幸好原主针线活还不错,加上林雨桐前世记忆的创新,兔儿帽上加上两根带子,脑袋大小都能戴。
缝制了好一阵,或许是体内有寒的缘故,坐太久腰酸背痛。
林雨桐放下手里的针线去看提取的酵母怎么样了。
轻轻撬开盖在上面的碗,一股天然酵母的香味溢了出来,肉眼可见里面有小小的气泡。
不知温竹啥时候来到她身后,笑嘻嘻地道:“娘,这个就是做肉包子的东西吗?”
林雨桐重新盖上酵种对温竹道:“对,必须有酵母菌种才能做出松软的包子和馒头。”
见温竹两眼放光,林雨桐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小馋猫,再忍忍,里面的小菌种还没挥发到最佳状态。”
“那还得等多久?”温竹咽了一口唾沫。
“再过两三日应该就能成了。”
林雨桐在楼下与燕无双和孩子们说了一会儿话,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逗弄了温安一阵子,喝了一碗汤药又上楼继续做针线活。
若不是燕老提醒她风寒会传染给年幼的孩子,她还想抱一抱温安。
没特别要紧的事,温璟从不会往阁楼上去。
楼梯上有脚步声响起,林雨桐抬眼看去,就见温璟手里拿着一个木架子走了上来。
“阿桐,你看这上面放衣服啥的可还行?”
他在楼下做了两张长条板凳,昨夜在阁楼的地上见到簸箕里堆放着衣物,来不及做衣柜,这才做了一个简易衣架。
林雨桐眸子亮了亮,“阿璟的手真巧,这衣架挺长的,上面能搭不少衣物了。”
林雨桐起身接过木架放在床榻一侧。
“别做衣柜了,能将就用的就凑合用着,以后咱们离开时也带不走,多浪费。”
她将簸箕里的衣物整理后搭在了衣架上,扭头看向温璟,“阿璟你看,这样也挺好使的。”
大家的衣物都不多,温璟想了想道:“那也行,外面下着雪也无法出去打猎,我再做两个衣架去。”
没走几步又回头问道:“阿桐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还真有需要阿璟帮忙的,我需要一些竹签,两头尖,光滑的那种。”
林雨桐把织毛衣的竹签详细描述了一遍,温璟点了点头,“你稍等,屋前正好还有水竹,我去削一根上来你看是否合适再做调整。”
片刻后,温璟拿着两尺长,筷子粗的竹签上来。
林雨桐看了一眼道:“对,就是这样的,再细一点就更合适了,那样织出来的衣服更紧致。”
温璟拿着匕首,坐在炭盆边,每削细一点就问问林雨桐的意见。
不一会儿就削出了林雨桐想要的模样。
大雪下了一天两夜。
到了赶集的这一日,林雨桐拿了一锭二十两的银子和一些碎银子装进钱袋子递给温璟,吩咐他给师父添置一套绸布外衣,再给大家各买一双棉鞋。
温璟这一次出去,带回了振奋人心的消息。